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山东潍坊潍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第二基层服务站扎根于此,积极响应“一站一文化”品牌建设号召,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军民融合文化,将文化精髓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基层服务文化品牌。
麓台文脉育新章:传承千年文化,赋能服务新篇
望留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岁月的长河在此流淌,积淀下深厚的传统文化。
汉代公孙弘在此推广儒学,其衣冠冢位于望留浮烟山上,历经百年演变,形成一个宽阔平台——麓台。这里松柏林立长青,树木蜿蜒虬蟠,苍劲挺立,龙钟多姿,逐渐成为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之地。
元代状元张起岩的《麓台秋月》诗刻于石碑之上,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麓台秋月”自此成为潍县八景之一,尽显文人雅韵。明代刘应节出资修建麓台书院,众多名人志士纷至沓来,讲学求识,从古至今培养出无数儒林名士,麓台书院也成为当地文化昌盛的代名词,承载着千年文脉。
图为麓台村部分景点
如今的麓台村,白墙黛瓦间流动着新的生机。服务站客户经理王惠杰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正与麓台便民店的店主高鸿飞比划着墙面改造方案。“大哥,咱把《麓台秋月》的诗句用鎏金漆描在货柜上方,再配上松柏林立的壁画,您看咋样?”高鸿飞眯眼笑道:“王经理,你比我这本村人还懂咱麓台的魂!以前顾客进门就问价格,现在都要指着墙念两句诗才结账。”
这场始于2020年的终端升级,让原本简陋的小卖部变身“泰山尊客·麓台文化惠民点”。服务站不仅为店铺引入智能收银系统,更联合文旅部门定制了麓台历史文化手册摆放在柜台上。
店主高鸿飞逢人就乐呵呵地分享:“以前咱开店啊,就是单纯做个买卖,现在可不一样了,常有顾客,特别是外地来的,买完东西会还喜欢看看这些文化介绍,问问我麓台书院在哪,这下可真是把咱们麓台文化给宣传出去了!”
每年,服务站都会组织员工在麓台书院遗址前开展“文脉课堂”。新员工梁振坤第一次触摸到斑驳的石碑时,站长张伟告诉他:“当年刘应节在这儿办学,为的是让文化扎根;咱们现在做工作,也要让咱们的服务真正住进老百姓心里。”
通过传承和弘扬麓台文脉,服务站不仅为基层服务工作注入了文化内涵,还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实现了文化与服务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红色根脉铸担当:弘扬革命精神,践行服务使命
望留紧邻潍县县城,交通便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革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望留的红色记忆藏在槐行村村史馆的旧木柜里,也在大寨村姜公璞烈士故居的青石板上。今年“七一”这天,服务站全体员工在姜公璞烈士画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于慧颍深深凝望着陈列柜里磨得发亮的军号,问村史馆讲解员王大叔:“当年,烈士就是带着这把号冲锋的吗?”大叔重重点着头:“不仅冲锋,还带着乡亲们藏粮食、护伤员,咱望留的红根,就是在这号声里扎下的呀!”
图为服务站人员开展红色现场教育
红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第二基层服务站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将红色根脉融入服务工作中,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还延伸出“3+X”功能:以党建宣传、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三大核心,叠加免费饮水、道路问询、充电打气、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红色担当”。
这天,在望留槐行村的便民服务点里,退役军人老杨坐在“红色驿站”的藤椅上,看服务站员工孙健正耐心地给周围村民科普空管烟的危害。“小孙啊,”老杨指着墙上的潍县战役地图说,“当年解放军进城时,老百姓争着送布鞋,现在你们送服务,也是新时代咱望留的‘新支前’了。”
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站全体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服务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展现了烟草人的责任担当。
鱼水情深谱新篇:深化军民融合,共绘发展蓝图
图为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助零售客户整理商品
望留多部队驻地,因此有着拥军的优良传统,军民融合氛围浓厚,众多军民融合建设项目在此落地生根,营造了军民一家亲的融洽局面。
浮烟山上的尹家村,有一个解放军部队援建的光伏项目。“光伏发电助力乡村振兴,军民共建体现鱼水深情”的标语醒目而温暖,彰显了军民携手共进、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符山镇上有部队驻地,道路名为拥军路,周围分布着许多拥军超市,还有众多店铺为部队提供各类服务,拥军氛围十分浓厚。
在退伍军人张友花的烟酒店里,货架上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标语整齐醒目,货架上摆着各类军事模型,墙上描绘了党和国家的历史大事件,图文并茂,吸引不少顾客驻足阅读。“服务站的客户经理刘伟帮我想的点子,他说咱店不仅得有‘军味’,更得有‘情味’!”去年“八一”建军节,服务站联合老张的店铺,共同为辖区困难零售户送去生活物资,展现了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从麓台书院的墨香到烈士故居的烛火,从拥军路上的身影到光伏板下的笑脸,第二基层服务站始终以文化为桥,将服务的根系深深扎进望留的土地。当清晨的阳光掠过浮烟山,麓台村的壁画上,“金叶”与“文脉”相映成辉;当暮色降临拥军路,店铺的灯光里,“红根”与“军魂”温暖同辉——这便是基层服务最动人的模样:以文化铸魂,以真心传情,让每一片金叶都沾满泥土的芬芳,让每一份服务都流淌着文化的温度。
在未来的工作中,第二基层服务站将继续秉承文化引领的理念,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让“金叶情”温暖千家万户,让“军民鱼水情”历久弥新,书写新时代基层服务的精彩篇章!(于慧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