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心小铺里的“乡村温度”

顺心小铺里的“乡村温度”

来源:鲁网 2025-07-30 12: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筱溪村的主干道旁,“湘村636”的红绿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是刘小平经营的顺兴批发部。谁曾想过,这个宽敞明亮、温暖汇聚的小门店,曾经只是一家传统的杂货店。经过428个日夜的努力,刘小平用汗水与热忱,将其打造成了集便民服务、公益关怀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窗口。如今,这个百平方米的空间,日均客流量超80人次,月均营业额突破2万元,已然成为村民们心中“最温暖的便民港湾”。

(改造后店铺形象)

形象升级,小店焕新活力

“原来商品陈列要考虑视觉动线”“库存周转率关系到资金链健康”,2022年,刘小平参加了新邵烟草组织的系列培训,这些现代经营理念,彻底颠覆了她“货卖堆山”的传统认知。

通过“湘村636”现代终端建设课程,刘小平系统学习了商品陈列、库存管理等知识。申请终端改造补贴后,在客户经理周彬彬的指导下,她对店铺进行了精心规划,划分出“前场体验区+中岛促销区+后仓储备区”。利用改造补贴,她淘汰了使用15年的木制货架,换上带LED灯带的金属货柜,让商品更加醒目。引进的“云pos”系统实现扫码入库、智能盘点,库存误差从±8%降至±0.5%。同时,她还将商品分类摆放,划分出“食品区”“日用品区”“应季商品专区”,并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店内陈列)

“以前觉得货堆得满就是生意好,现在知道科学陈列才能留住顾客。”刘小平笑着说。改造后,商品动销率从65%提升至92%,非烟商品周转率提高40%,月营业额也从6000元跃升至2.1万元。

便民服务,温暖乡村邻里

生意越来越好的同时,刘小平提供的便民服务也更加丰富多样,真正做到了让村民们购物、生活两不误,这里不仅是商品的小世界,更是便民服务的温馨角落。

(便民金融服务站)

刘小平贴心地在店铺设置了便民金融服务站和免费的充电区,方便过往村民和路人随时给手机充电,解决燃眉之急。店内还摆放着一个医药箱,里面备有常用药品。更有打气筒、雨伞等物品整齐摆放,随时准备为人们遮风挡雨、解决出行小麻烦。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承载着刘小平对村民们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每一位进店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刘小平还积极创新普法,将法律条文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案例,让法律知识走进村民心中。她还会制作一些简单易懂的法律宣传海报,张贴在店铺显眼位置,配上生动的漫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村民们在购物的闲暇时光,不经意间就能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掌握了守护自身权益的 “法宝”。

爱心汇聚,凝聚烟火温情

店铺前面的大坪,每周三都会准时飘出饭菜的香味。这是刘小平为独居老人准备爱心餐的日子。“张奶奶牙口不好,菜要炖烂些;李爷爷要少油少盐……”刘小平对老人们的饮食需求了如指掌。从端午粽子到除夕饺子,食材费用均从店铺利润支出。

刘小平的善举如同星星之火,点燃整个村子接力爱心,糕点铺的老板主动送来美味的面点,菜农们纷纷挑着新鲜的蔬菜赶来捐赠,孩子们也受到感染,放学后主动跑来帮忙洗碗。年逾古稀的周大爷开心地说:“这红烧肉比我闺女烧得还香!”每周三的中午,老人们聚在店铺前,一起择菜、一起做饭,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那画面就像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邻里情。

刘小平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为村里的老人们提供健康检查,测量血压、血糖,耐心地讲解健康知识。老人们既享受了贴心的服务,又学到了养生知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刘小平为村里老人量血压)

从传统杂货店到如今的“温暖驿站”,小小一隅,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变化,刘小平用行动证明,当现代经营理念与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乡村小店也能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温暖灯塔。

(岳玉庭、肖熙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