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全方位呈现了全球AI技术突破、产业变革与治理实践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国对话式AI企业,思必驰受邀出席本次盛会。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AI正加速从单点技术向系统化、平台化方向演进,深度重塑着全球产业格局。在这一进程中,产学研各界的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显得尤为重要。
26日下午,“2025 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Scientific Frontier)”举行,会议以“前沿智汇 创启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业界先锋,包括诺贝尔奖及图灵奖获得者Geoffrey Hinton,2024年图灵奖得主、阿尔伯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Richard Sutton及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们,共同见证前沿思想交锋与众多重大成果诞生。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应邀出席,并与Richard Sutton教授进行了远程连线,二人就经验时代语言的重要性,新型专用语言协议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同时,Richard Sutton教授以《Welcome to the Era of Experience》为题分享了里程碑式观点:AI正在离开“人类数据时代”,踏入“经验驱动时代”。当静态语料逼近极限,未来的核心数据只能来自智能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持续试错和闭环更新。AlphaGo的“第37手”已证明,真正颠覆性的策略只能诞生于自我生成的经验,而非人类先验。
Richard Sutton教授是强化学习领域的先驱,其所著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一直是强化学习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作为该领域的奠基之作,这本书开创了人工智能新格局。其中文版《强化学习》由俞凯译著,受到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们的欢迎。
用智能硬件连接全球
27日上午,“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弥合人工智能鸿沟国际合作论坛暨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启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构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全球AI技术成果的普惠共享。论坛邀请了联合国机构高级别官员、多国人工智能政产学研代表出席,同时,来自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部长级嘉宾齐聚一堂,共商AI创新发展路径。思必驰AI办公本是本次论坛指定智能办公产品。
现场,俞凯向联合国副秘书长、秘书长数字和新兴技术特使Amandeep Singh Gill介绍了思必驰会议办公产品。思必驰AI办公本海外版也即将与消费者们见面。
思必驰AI办公本通过深度优化的语音转写引擎和大模型算法,将音频实时转化为结构化会议纪要,并结合大模型自动生成执行摘要,让重要会议“言出必录,录必成文”,满足个人“听说记查”的会议办公全面需求。自2024年发布以来,思必驰AI办公本收获好评不断,今年618更是拿下京东、抖音两大平台彩屏电纸书单品销售额冠军的佳绩。
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智能交互技术正面临标准化与本地化的双重命题。思必驰以多语言大模型为技术根基,正积极携手国际组织及海外合作伙伴,探索“技术适配性+场景普适性”的深度融合路径,这一探索有望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广至更广阔的全球应用场景。
让AI真正惠及全球
27日下午,“人工智能之旅:绘制未来AI愿景”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思想领袖,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Andrey Belevtsev,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副总裁、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部门负责人Maxim Eremenko等,共塑安全、包容且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未来。现场,俞凯围绕“Conversational Language Computing for Ubiquitous and Inclusive AI”这一主题,阐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核心观点、技术探索及商业化实践。
他指出,语言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当大型语言模型构建起通用处理框架,当所有信号都能转化为语言形式的数据,当任务描述实现统一化表达,通用人工智能的落地便有了扎实基础。
谈及技术路径,俞凯强调思必驰选择的并非单一超大型模型,而是基于自研的全链路语音交互技术和对话式语言计算大模型,按照“中枢大模型统筹+垂直领域专业模型协同”的技术架构,打造了“1+N”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实现了通用能力与专业深度的完美融合。这种技术思路既降低了应用门槛,也让AI更具包容性,即无论是汽车、家居,还是会议办公等,都能有针对性地接入AI能力。
“语言障碍是人工智能全球化的最大阻碍之一。” 俞凯坦言,尽管我们在研发产品的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但是很难用一样的声线说100种不同的语言,但是AI可以做到这一点。目前,思必驰自研的AI语音交互系统支持多种语言。会议现场,俞凯演示了多语言虚拟人:“我们实现了20余种语言,通过大模型赋能的数字人,可以流畅完成诗歌创作、跨语言转换及多语种朗诵。思必驰正在构建多语种大语言模型体系,推动AI技术全球普惠化应用。”
最后,俞凯表示,对话式语言计算将成为连接“AI能力”与“人类需求”的核心纽带,智能硬件是这一纽带的“物理延伸”。伴随着场景拓展,每个人都能在任何地方用熟悉的方式使用AI,这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也是思必驰的终极目标。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供了一个与全球同行交流合作、展示创新成果的绝佳平台。未来,思必驰将持续提升多语言交互、多场景适配等核心能力,让中国智能对话技术在全球舞台释放更大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