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微露的街道旁,“叶挺超市”的灯总是亮得最早,推开那扇熟悉的玻璃门,映入眼帘的不仅是整齐划一的货架、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一位身姿挺拔、笑容爽朗的店主--退役军人熊叶挺。此刻,他正从店内扛着一袋沉甸甸的大米出来放到三轮车上,动作间依稀可见当年军营训练的影子。“张伯,慢点骑。不够了随时喊我!”阳光透过门楣,落在金色的“党员经营户”和“光荣之家”标牌上,也落在他朴实却温暖的笑容里。
(为行动不便的张伯搬运大米)
十年光阴长 情暖街坊心
入伍八载,在2015年退役之后,他选择创办一家社区生活超市,十年光阴,从最初油盐酱醋的简单铺陈,到如今已成为了街坊邻里心中浸润着军人本色与党员初心的“老兵驿站”。十年间,货架上的商品更迭如四季轮转,不变的是那盏长明的灯、那张熟稔的笑脸,和那份随时可托付的邻里信任。这里不仅是生活的补给站,更是时光的兼容器,盛满了社区十年的脉脉温情与烟火气。
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熊叶挺就是他们随叫随到的“及时雨”。“李奶奶,您的助力车记得一定不能在家里充电,以后把充电器丢我这,过来‘咵天’的时候我给您牵线充电。”“王师傅,您家水管坏了?莫急,咱社区有个靠谱的维修工,这就帮您联系!”代缴水电燃气费、代收、代发快递包裹……他店门口那辆半旧的电动车,成了社区里最忙碌的“便民服务车”。车筐里装载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沉甸甸的邻里情。烟草客户经理小邹在走访记录中写道:熊老板的‘跑腿’服务清单,比我们公司的服务手册还细致。
货架藏匠心 温情惠老弱
“当过兵的人,骨子里就刻着‘奉献’两个字。现在开了这家超市,战位换了,但服务人民、回馈社会的初心不能变。”这是熊叶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行动的指南针。
(对商品质量认真细致的检查)
走进叶挺超市,你会发现一种特别的“适老化”和“亲民化”设计,老人常用的平价食盐、酱油、面条等基础日用品,永远陈列在最顺手、不弯腰的位置;一些临近保质期但品质完好的商品,他会单独设置一个“爱心折扣区”,并主动在微信群告知社区里的困难家庭,既避免了浪费,又实实在在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街坊王奶奶说到:“小熊店里卖的东西比周边市场便宜,也不缺斤少两,还特别会为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老人着想。你看这酱油、盐,都摆在齐腰高的地方,伸手就能拿到,不用弯腰费劲的找,省劲多了!那‘爱心折扣’的架子更贴心,东西又好又放心,省下的钱还能多买几个鸡蛋。”
片区客户经理,在一次服务理念大讨论中深有感触地说:“走进熊叶挺的店,最打动人的不是整洁的店堂或专业的卷烟陈列,而是那份洋溢在每一个细节里的真诚与温度。他对老年人的耐心细致,对困难群众的默默帮扶,对社区事务的热心参与,让这家店拥有了远超商业价值的‘社区黏性’。这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赢得口碑、长久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和‘金字招牌’。熊老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崇高品质,是零售终端队伍中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深夜急驰援 守诺护平安
深夜时分,老街坊李大爷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胸闷气短。女儿在市内工作,身边无人依靠,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熊叶挺。电话铃声将熊叶挺从睡梦中惊醒,听筒里传来李大爷虚弱又焦急的声音,他心头一紧,睡意全消。“大爷,您别慌!我马上到!” 熊叶挺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他一边快速翻身下床,拨通“120”,抓起外套就冲出了家门。
协助“120”急救人员将李大爷送到医院急诊室之后,熊叶挺跑前跑后,协助办理手续、回答医生询问、取送化验单。直到李大爷被妥善安置在病床上,挂上点滴,各项检查有序进行,医生初步判断为突发心绞痛,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一老一少亲切交谈)
走出医院大门,熊叶挺深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却无比踏实。他知道,一个电话,一次深夜的奔跑,守护的不仅是一位老人的安危,更是一份邻里守望的责任与承诺。他的“急群众之所急”,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深夜里亮起的灯,是疾驰的车轮,是紧握的手,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永远在线、永不缺席的身影。
方寸小店,盛满人间烟火;三尺柜台,映照赤子丹心。熊叶挺,这位平凡的退役军人零售户,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在社区这个最基层的单元里,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他的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故事有力地证明:最持久、最动人的经营之道,莫过于将心比心,以真诚服务为根,以社会责任为魂,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出温暖而夺目的光芒,照亮自己,更温暖一方邻里。(武汉市烟草公司汉南营销部 周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