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香茶韵共富路

饼香茶韵共富路

来源:鲁网 2025-07-29 12: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清晨的炊烟漫过浙江省新昌县外婆坑村的古瓦木楼,“何溪女副食店”的店主何溪女正将玉米面团在圆板上擀开。擀面杖滚动的声响伴着玉米饼在电饼铛中发出的滋滋声,仿佛二十六年的光阴在缓缓流淌,而这张祖辈用以果腹的玉米饼,如今已成了外婆坑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序曲。

玉米饼的黄金蜕变

曾经的外婆坑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困村:“新昌有个外婆坑,有囡不嫁这条坑。三餐吃的六谷羹,缺钱缺粮缺姑娘。”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通村公路的贯通和扶贫力度的加大,外婆坑村逐步走上了脱贫之路。1999年,村两委发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何溪女第一个想到了玉米饼。

图为何溪女(左二)正手把手现场教村民做玉米饼

外婆坑村深藏大山深处,耕地稀少,只能利用山地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充饥。能不能把村民日常食用的玉米羹改良成玉米饼销售呢?何溪女动起了脑筋。

何溪女制作的玉米饼一开始就是玉米粉加水,捏成团在炭火上烤,一天只能做50个,赚的钱很少。经过长期实践,她改良了制作工艺,用擀面杖替代手工捏制,压出均匀的圆饼,再用电饼铛精确控温,撒上芝麻增香,最后用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期。

“现在改良后,一天最多可以做200多张,做得玉米饼不容易烤焦也能存放比较久,旅游旺季还经常卖断货。”何溪女笑着说。

为拓宽玉米饼销路,2018年,何溪女多次参加了新媒体运营培训,回来后学以致用,开通了淘宝店“阿婆的玉米饼”。视频镜头里,她布满老茧的手灵活地翻动着饼坯,还向消费者讲述着“玉米饼救荒年”的故事。淘宝订单里不断弹出的订单提醒,让这道传统美食从村口小摊走向了全国餐桌。

何溪女的心比玉米饼还要热乎。作为“村嫂帮帮团”的成员,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她将玉米饼的制作工艺无私传授给村民和周边群众,从外婆坑村到坪桥等周边村庄,再到磐安等周边县市,玉米饼的香气逐步弥散,带动上百户家庭捧起了“黄金饼”。

龙井茶香飘出深山

沿着何溪女小店后面的青石阶,上行二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了何溪女的15亩高山茶园。每年春天采茶旺季,何溪女会邀请10余位同村妇女帮忙采摘茶叶。

晨露未晞时,采茶女提着竹篮,指尖翻飞的身影与青山云海缭绕相映成趣。“太感谢何大娘了,以前我呆在村里找不到活干,现在靠采茶一天可以赚200元,家里的零花钱不用愁了。”村民张花琴边采茶边笑着说。

图为何溪女(左一)与同村妇女们一起采摘茶叶

新鲜采摘的茶叶经挑选后,会进入何溪女小店旁的茶叶加工区,里面放着8台炒茶机同时炒制。“以前卖鲜叶每斤20元,现在经炒制加工成“外婆坑牌”高山龙井茶,最高能卖到每斤800元。”何溪女说。

“茶旅融合”让这片绿叶更显金贵。何溪女还在店前竹棚下支起茶桌,邀请刚体验过采茶乐趣的游客们围坐品茗,配上刚出炉的玉米饼,用玉米饼的质朴甘甜衬托茶香的清爽,让游客们陶醉于山野闲适。

“外婆坑玉米饼又脆又香,配上高山龙井茶,真是绝妙的体验!我还买了好多准备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鲜。”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志杰竖起大拇指赞叹。

图为何溪女(左三)边泡茶边向游客介绍玉米饼等土特产

通过游客、茶楼、茶叶交易市场等渠道,何溪女每年还帮助村民代收代售高山龙井茶,单价从原来的200元/斤涨到现在800元/斤,实现了“绿叶子”到“金叶子”的转变。

数字赋能山野村店

67岁的何溪女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何大娘”。她的小卖部不仅是村里的生活必需品集散地,也是土特产代收代售基地,更是乡亲们学习数字技能的“加油站”。

在当地烟草公司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她学习了DeepSeek等智能工具,用AI生成旅游推广文案向外推介。“外婆坑高山云雾孕好茶,舌尖上的仙境!”这样朗朗上口的宣传语,配合她拍摄的外婆坑村茶园美景短视频,让周末游客量增长了近一倍。现在,不仅当地村民向她学习,连隔壁村庄都有人专程赶来请教她如何用AI写文案。

图为何溪女(左二)教村民用DeepSeek等智能工具撰写旅游文案

“只要肯学,智能工具就是咱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何溪女笑着说。

绿水青山间,从玉米饼到高山茶叶,从数字赋能到团结共富,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而外婆坑村的故事,就是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实践的生动写照,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无数新农人追梦、圆梦的缩影。(盛舒榕 吕鑫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