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五色间,青年们用音乐赋能文化“活”起来

赣鄱五色间,青年们用音乐赋能文化“活”起来

来源:鲁网 2025-07-28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春为墨,乡土为卷,在赣鄱大地的夏日骄阳下,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青年说·赣鄱韵”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指导老师张佳秋的带领下奔赴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一 、红色资源:遗址遗迹与活动实践

(一)烽火记忆照初心

7月1日,传承团走访97岁抗美援朝老兵郭斯行,聆听其朝鲜战场的峥嵘岁月,目睹从战场带回的子弹箱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搪瓷杯,被老人累计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的善举深深打动。郭老挥笔写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嘱托,让红色精神的火种在青年心中燎原。

(二)革命根脉可触摸

7月3日,团队走进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红色圩场展览馆,通过文物与场景复原,回溯草林圩场从豪绅垄断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物资枢纽的变迁,感受毛泽东同志制定保护中小商人政策的历史智慧,触摸革命年代的脉搏。

(三)红影诗韵传精神

7月6日,在红圩小镇红色诗词体验馆,实景诗词长廊中《西江月·井冈山》等诗篇与流水声交织,VR烽火课堂带成员“亲历”黄洋界战役。

7月7日,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与军民同心馆,当晚放映红色电影《红色裁判》,让革命信念与传承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扎根。

二 、古色资源:历史街区与民俗技艺

(一)老报新声续文脉

7月2日下午,当地文化传播者谢九玲展示珍藏的泛黄旧报纸,解读红军群众大会、老匠人制陶技艺等尘封故事。青年学子计划以音乐、短视频为载体,让这些承载历史温度的文字与记忆焕发新声。

(二)非遗技艺显匠心

7月4日,在草林红圩小镇非遗展厅,黄坑油纸伞的雅致纹路、遂川木雕的精巧刀工,展现着传统手工艺的千年积淀。

7月9日,团队探访黄坑乡龙口村油纸伞产业园,57岁传承人胡海华坚守的70多道制作工序,让青年们读懂“慢工出细活”的古色韵味。

三、绿色资源:生态景观与农业产业

(一)田间地头践使命

7月8日,团队深入峨岭村金银花田学习采摘,体会“一朵花三分收”的农耕智慧;走进唐虞村果冻橙园,用专业知识记录数据、设计音乐导览路线,在绿水青山间感受农旅融合的活力,用脚步丈量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

(二)乡土物产孕生机

非遗展厅中,狗牯脑茶的12道传统工序、遂川板鸭的独特风味,不仅是饮食文化的结晶,更折射出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培育的绿色产业根基,让青年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四、金色资源:特色产业与品牌价值

(一)非遗活化添色彩

7月5日,传承团学习省级非遗遂川舞龙(龙灯曲牌),在传承人谢九玲指导下,让金色龙身随龙珠灵动翻腾。成员发挥音乐专业优势,配合曲牌韵律调整节奏,让这项传承自明孝宗弘治年间的民俗技艺与青春活力碰撞,为传统注入“金色”活力。

(二)产业名片亮底色

狗牯脑茶、遂川板鸭作为当地特色物产,通过非遗技艺的加持与青年的创新构想,正从乡土风味升级为具有品牌价值的“金色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

五、特色资源:非遗项目与独特物产

(一)多元非遗聚魅力

草林红圩小镇非遗展厅里,龙灯曲牌、五龙下海等传统音乐让成员忍不住跟唱记录;狗牯脑茶的12道工序、遂川板鸭的腌制秘方,展现饮食非遗的独特魅力,这些“独家记忆”成为青年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二)童心港湾润成长

“七彩课堂”以丰富形式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活力,成为特色板块的生动注脚。课堂以守护童真为核心,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筑牢安全防线,借助“你演我猜”游戏增进孩子间情谊,更以手工课的创意迸发与音乐课的歌声飞扬,为乡村童梦点亮微光。“愿以青春之力,让温暖滋养乡土”,恰是这一特色实践的初心写照。

(三)文化传播新路径

从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到亲手体验舞龙、油纸伞制作,团队计划通过音乐改编、短视频创作等方式,让黄坑油纸伞、遂川木雕等特色非遗走出红土,让“养在深闺”的文化瑰宝被更多人看见。

实践尾声,队员们感慨:“晒黑了皮肤,却亮了眼睛。”这场青春与乡土的相遇,让红色更鲜活、古色更厚重、绿色更动人、金色更耀眼、特色更鲜明——五色交融间,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旋律,乡村振兴有了青春的注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