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的波涛翻卷着80年前抗战烽火的回响,撞向郑州桃花峪大桥的桥墩,浙江卫视音综《闪光的夏天2》第七期以“沐光而行”为名,完成了一次超越音乐竞技的价值跃迁。
《闪光的夏天2》剧照(节目组供图)
声浪共振下的旋律:机制焕新引领音乐综艺文化传递
本季节目突破性地重构了音乐人在音综中“导师”的传统角色,由韩红担纲节目总导演,实现了从“点评者”向“主导者”的身份迭代。浙江卫视通过这一尝试,赋予音乐人更充分的话语权与自主空间,有意识地打破音综“娱乐化”的单一叙事,打开了向“娱乐价值与专业深度并重”发展的辽阔视野。
身份转型后的韩红,能够充分将其数十年积淀的音乐素养、职业信念及行业资源全方位注入节目创作。无论是宏观层面上坚守“职业性”定位,颠覆“流量至上”的发展业态,还是微观执行中组建顶尖制作班底,严控舞台品质的专业化实践,都实现了音乐能量对综艺形态的深度反哺。
浙江卫视与韩红老师的精妙结合,让每一期音乐主题与城市空间充分融合,地理坐标不再是冷冰冰的转场,而是成为了文艺表达的“精神母体”。第七期节目选址黄河之畔的郑州,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曾经的抗战战场上,将黄河分界碑作为文化精神的时空坐标,是一次对革命前辈的深情追缅,亦是对和平年代的珍视感恩,更是音乐人借旋律彰显民族气节与家国风骨的集体宣言。
谈及对“沐光而行”的理解,韩红这样说:“我心里的沐光而行就是英雄,英雄的含义很多,除了军人,除了消防救援人员,还有在每一次灾难当中愿意挺身而出逆风而上的这些普通人。”
《闪光的夏天2》剧照(节目组供图)
节目通过组队选歌机制革新将这一理念做了具象化诠释。按照前几站舞台累计痛快值排名,由前三名喻言、钟懿、黄誉博担任队长,他们率队和其余6组新声代分别组队,以“烽火之路”“江湖之路”“平凡之路”三重叙事维度,通过《送别》《赤伶》多视角呈现战场热血与革命献身,借《黄种人》《盖世英雄》咏叹民族精魂,以《即刻出发》《平凡之路》书写凡人微光,从英雄史诗到市井烟火,完成音乐与时代精神的交响共鸣。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舞台展演,更是浙江卫视以机制革新为火种,点燃音综从娱乐产品向价值载体裂变的一次新征程。
音乐传承的薪火:代际交融中的艺术基因延续
音乐传承的本质是文化延续。在数字化时代,音乐传承的核心不再是“老带新”的单向传授,而是新老艺人之间的平等对话。浙江卫视引入大师级音乐人,通过“组队+共创”的机制,营造开放的生态,实现音乐链条的深度锻造。在娱乐工业化浪潮的裹挟下,《闪光的夏天2》正在试图跨越音综“流量舞台”的刻板印象,重塑音乐传承的“诺亚方舟”,推动行业从“造星”转向“铸声”的价值回归。
当黄誉博主动向周震南请教说唱技巧,周震南虚心向对方探究旋律创作逻辑时,韩红欣慰地感慨道:“这次我看到所有孩子身上没有傲慢。”
真诚的态度恰是传承的起点。俗话说:“百术不如一诚。”在声乐技法专业化的背后,韩红想要引领新声代触发最底层的认知是,在音乐领域里,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长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在音乐上实现更多的交汇与交流。
正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当新声代们在创排和编曲过程中产生分歧时,才愿意倾听彼此的声音,在矛盾中擦出火花,交融各自的优势,发挥出“1+1>2”的效果。
当屠洪刚亲切地让新声代们喊他“刚哥”而不是“老师”的时候,是老一辈资深音乐人下场搭建沟通的桥梁,宣誓着传承的理念——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奔赴的彼此滋养。
当年轻音乐人主动学习前辈经验,而老艺术家俯身倾听新声代观念时,浙江卫视《闪光的夏天2》便不再是竞技场,而蜕变为平等交融的舞台。一首《精忠报国》以雄浑的嗓音叠加民乐的热血律动撞开了时空闸门,不同年代的诠释方式,摇滚、rap元素丰富了歌曲的层次感,编织出一场超越代际的“视觉+听觉”图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磨合中,老一辈见证着新声代们的蜕变。
韩红在指导跨界音乐追光者锤娜丽莎的时候,精准点破她“真假声切换缺陷”,锤娜丽莎从搞笑综艺咖秒变虔诚学子,在“弱控混声唱法”的调教下重塑《光亮》的情感表达。这是一次传承深度的呈现,是韩红始终如一对专业的严苛态度,更是浙江卫视对节目品质的深度雕琢。而雷佳教授在合作《人世间》时对简单对话采取逐字抠音的“声乐显微镜”式教学,更让新声代体验了民族声乐的精细要求,让排练室成为了跨越时代的艺术圣殿。
在这个严肃的场域中,大张伟的加入,为节目注入了生态的活化剂。面对《哪吒闹》的创排困局,为了打破新声代们拘谨的状态,他把规矩绽放成烟花,重新解构压力,鼓励大家表达自我,发挥特色,在舞台上放松地“玩起来”,引导姚琛、钟懿、曾比特在嬉笑间释放表演本能。这种松弛哲学,成为了韩红职业性体系的必要补充。当严谨的技术训练与自由的创作情绪结合,才是传承的终极叙事——让纯粹与热忱唤醒创作的本真回归。
《闪光的夏天2》剧照(节目组供图)
此时此刻,回望郑州站“沐光而行”的舞台,浙江卫视搭建的音乐传承链路已清晰可见,韩红的严苛,屠洪刚的豪迈,雷佳的凝练,大张伟的狂放,共同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音乐体系,而新声代们从发现自我,改变自我,突破自我到实现自我的跃升,势必会承载着华语音乐的火种驶向更广袤的明天。(王彦 文汇报首席记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