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广昌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广昌

来源:鲁网 2025-07-28 16: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翼赣鄱红 青春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走进抚州市广昌县,穿梭于田间阡陌、古建群落与红色教育基地,化身“产业破局者”“文化传承者”“教育摆渡人”,累计开展5场直播助农、4大特色公益课堂、2位老兵深度访谈及4次主题研学,将专业所长转化为乡村建设的智慧方案,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脚步丈量土地阡陌,透视产业振兴之需

队员们走访驿前镇白莲、泽泻种植基地及“驿莲小筑”民宿,聆听返乡创业者的故事。依托古镇深厚的明清商帮文化底蕴,实践队提出了“农旅融合+产业链延伸”的发展建议。实践队联动返乡企业“莲芙蓉”酒业开展直播助农,通过新媒体矩阵热情推介莲子酒等深加工产品。师生深入莲农家中体验学习传统烘干工艺,感受炉火的温度与劳作的汗水,以“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躬身亲历中透视产业振兴的深层需求。

图1为实践队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直播截图

侧耳聆听烽火故事,心灵感悟信仰传承

正值“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之际,队员们围坐在老兵赖广东身边,全神贯注地聆听他讲述保卫祖国的峥嵘岁月,枪炮声仿佛穿透时光在耳畔回响;倾听党龄55年老兵赖登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质朴誓言,用心感受历久弥坚的初心坚守。实践队来到高虎脑战役苏区小镇,参观战役纪念馆、重走鏖战路、观影浴血历史,感受那份沉甸甸的牺牲与荣光。师生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沉浸式研学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密码,让苏区精神与抗战精神的火炬在心中熊熊燃烧。

图2为实践队员拜访援越抗美老兵赖广东  徐曼迪摄

支教点亮求知目光,乡村课堂播撒希望

实践队的“七彩假期”公益支教课堂在驿前镇温暖开启:航空科普课上,水火箭腾空而起,点亮了孩子们科学梦想的光芒;防溺水情景模拟中,实践队带领孩子们认真演练自救方式,用心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外语智趣课堂上,英语字母歌与单词“飞花令”打破了语言的壁垒;红色故事宣讲、传统文化科普中,队员们俯身与孩子们真诚对视,耐心解答他们的好奇。师生们以高校教育资源反哺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强国有我”的种子,让知识之光穿透城乡教育鸿沟。

图3为实践队员为当地小学生上外语智趣课堂  罗意婷摄

指尖触碰古镇遗迹,校地共绘振兴图景

队员们深入明清古建筑群与各家祠堂、红军指挥部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尝试解码村旅新模式。与兄弟高校师生围坐一堂,展开关于红色文化发展脉络、村旅品牌打造的交流研讨会。随后,校地三方携手举办了一场献给村民的“晚会”。晚会节目纷呈:兄弟高校学子带来充满青春活力的歌舞,外语队员们则献上红色歌曲与歌曲串烧,当地村民更是踊跃登台,唱响传统戏腔、流行音乐。这场由青年学子与当地村民共创共享的“村晚”,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高校与乡村的距离,让振兴的愿景在共同的文化体验中变得可感可亲。

实践拓宽思维视野,心灵深化乡土认知

为深度调研莲子产业,实践队师生走进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了解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链条。队员学习了莲子从去壳、通芯到分级的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要点,感知标准化生产对提升品质与效益的关键作用,随后师生亲身体验了数小时的流水线操作。沉浸式的“产业课堂”让大家触摸到了产业升级的脉搏,深刻感知科技赋能对传统农业转型的迫切性。当日,实践队还走进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汤显祖纪念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实地解码地球46亿年演化历程,探索“文化+商业”的多种可能。

(黄慧贤  郭雨轩 摄影:罗易婷  徐曼迪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