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音永续坊巷里,青春践行护古厝

红音永续坊巷里,青春践行护古厝

来源:鲁网 2025-07-28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化红色文化传承与古厝保护的协同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星火传承·青春砺行”实践队,在导师黄材楠的带领下,以"坊巷红音,基因永续"为主题,深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古厝保护系列活动。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在青砖黛瓦间探寻红色基因的当代表达,于坊巷肌理中寻找古建保护的青春方案,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青春答卷。

7月25日,福建师范大学“星火传承·青春砺行”实践队走进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中共福州市委旧址与新四军驻办事处旧址为课堂,开展了一场“行走的红色思政课”。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史采集”的立体化调研模式,队员们不仅系统梳理了古厝建筑中镌刻的革命记忆,更在与老街坊的深度对话中,触摸到红色基因在坊巷间的百年脉动。通过该活动,实践队成员对“让历史文脉活起来”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纷纷表示要以青春创意赋能古厝新生,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机。

7月26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星火传承·青春砺行"实践队在三坊七巷坊巷讲习所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实践队成员通过多媒体展演系统将前期走访古厝、挖掘红色故事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动态知识图谱,为后续实践行动锚定方向,让思辨的火花照亮文脉传承的青春之路。

在"古厝守护者说"环节,实践队队员以"政策宣讲+互动问答"的形式,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生动务实的古厝保护政策解读会。实践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条讲解《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重点内容,特别针对居民关心的"自家古厝修缮审批流程""保护性开发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以青春智慧架起政策通达民心的"连心桥",用专业服务书写文化传承的"青春答卷"。

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队成员还精心筹备了"坊巷烽火·家国记忆"主题宣讲活动。队员们以三坊七巷走出的抗战英烈为叙事主线,通过数字媒体工具对三坊七巷抗战遗址分布图进行讲解,让"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厚重感在光影流转中直抵人心。

下午,实践队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青护坊巷"专项志愿行动。成员们细心清扫着每一寸土地,以青春的活力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守护,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此番行动,不仅是对街区环境的美化,更是实践队成员践行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保护古厝文化遗产青春誓言的生动写照。

随后,实践队成员面向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以铿锵有力的誓言许下青春承诺:"我志愿成为古厝保护的坚定行动者,以青春热血守护历史文脉,用责任担当传承红色基因!"誓言声声震瓦,在青砖灰瓦间久久回荡,映照着队员们眼中跃动的信念之光,彰显出新时代青年守护文化遗产、赓续精神血脉的坚定决心。

本次“坊巷红音,基因永续”系列活动,让实践队成员于整理抗战口述史时感悟精神传承,通过古厝修缮、创意宣讲等实践锤炼跨学科能力,更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后,将守护文脉的承诺转化为持续行动。这场历史与青春的对话,不仅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更让成员从文化旁观者蜕变为自觉传承者,在守护闽都文脉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李宜学、林康妮、张绮婷、陈心怡、宋娜、庄炜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