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王坟镇侯王小学,山风裹着花香穿堂而过;夏至的高柳镇马兰小学,蝉鸣伴着书声阵阵飞扬。在这两所乡村小学的教室里,山东潍坊青州市烟草专卖局会同属地法院、司法局的普法志愿者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游园会”,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颗法律的种子……
(图为普法志愿者为学生讲解民法典图册)
“大圣普法”:当西游记遇上电子烟
“同学们,如果白骨精变成‘奶茶杯’‘卡通玩偶’来骗你们,能识破吗?”
普法志愿者刘兰兰举起彩绘故事板,瞬间点燃课堂。她把电子烟的危害藏在“三打白骨精”新编故事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变形电子烟”,可不就是现代版的“妖精化身”?
旁听的吴海强法官笑着补充:“就像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咱们法律也有照妖镜!”他随手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用“哪吒闹海要负民事责任”“葫芦娃救爷爷算见义勇为”等趣味类比,把晦涩的法条讲得活灵活现。孩子们踮着脚举起手,争相回答问题的声浪几乎掀翻教室的屋顶。
(图为普法志愿者向学生普及电子烟危害)
红绿灯游戏:法律版的“一二三木头人”
“闯红灯!”“闯红灯!”孩子们对着红色灯牌大喊。
这不是马路街头,而是普法志愿者设计的“法治红绿灯”游戏。当“校园霸凌”卡片亮出时,除了红灯所有灯牌齐刷刷放下;“扶老人过马路”出现时,绿色灯牌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瞬间被高高举起。
“原来法律不是厚厚的书本,而是生活中的红绿灯啊!”五年级的李佳欣晃着马尾辫总结。
志愿者们把交通信号灯改造成“行为指示牌”,20种生活场景卡牌让孩子们在跑跳欢笑中,记住了哪些是“禁止线”、哪些是“通行证”。
(图为学生在“法治红绿灯”环节通过游戏将遵纪守法转化为行动指南)
小法官初体验:法槌比想象中沉重
“现在开庭!”随着“小审判长”一记略显紧张的槌响,模拟法庭正式开演。孩子们套上oversize 的法袍,照着剧本一本正经地演绎庭审流程。当“被告人”听到“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时,旁听席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声。
“原来偷一部手机要付出十年青春!”扮演法警的男孩偷偷对同伴耳语。吴法官适时插入真实案例:“有个哥哥因为‘顺手牵羊’毁了大学梦……”
此刻,国徽下的稚嫩脸庞,映出了前所未有的庄重。
(图为学生在“模拟法庭”环节体验庭审)
法律积木赛:金字塔尖是宪法
教室前排,彩色易拉罐垒成的“法律倒金字塔”正在经受“地震考验”——孩子们要在五分钟内记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层级关系。“宪法是地基!”“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三层!”抢答声此起彼伏。
获胜组捧着小奖品欢呼时,志愿者蹲下来问:“知道为什么宪法在最下面吗?”“因为所有法律都要听它的话,它是所有法律的母亲!”这个脱口而出的答案,让在场的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
(图为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暮色渐浓时,孩子们还在追着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校门口的老槐树下,普法志愿者们相视一笑——那些缠着他们要法槌合影的孩子,那些能把“公民权利义务”编成拍手歌的童声,都是法治中国最动人的注脚。
(图为获得奖品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下一步,青州市局将持续升级“海岱微光”法律服务品牌,把模拟法庭改装成“流动法治巴士”,运用VR技术再现校园安全场景,以更加生动的普法形式、更加鲜活的法治案例、更加有趣的宣传方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沁入童心,让法律之光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