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北方民族大学“萤火微光·知行远方”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彭阳县王洼镇矿区街社区,开启为期7天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语润童心,共筑沟通桥梁
在彭阳县王洼镇矿区街居民委员会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协助下,实践团围绕“青少年语言素养提升” 开展普通话推广行动。实践团成员结合乡村儿童课堂表达、日常交流场景,通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经典故事,带领孩子们穿梭历史,感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互动,尝试用普通话复述故事片段。在“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分享环节,大家踊跃分享家乡方言,在实践团的引导下,孩子们理解了普通话作为“各民族沟通桥梁”的意义。“原来不同地方的人说一样的话,就能更好交流!”二年级小朋友宋浩宇的童言稚语,传达出对普通话的新认知。
学业帮扶,开启精准滴灌
考虑到孩子学业基础差异,团队提前调研,梳理一至六年级学生薄弱点,建立“一人一档”帮扶档案。开展“一对一或一对二”课业辅导。在低年级教室,志愿者握着孩子们的小手教写笔画复杂的汉字;数学辅导区,通过数实物、画简易图形,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算式;英语角里,趣味单词小游戏让发音练习不再枯燥。
“老师,这道题我之前一直不懂,现在会啦!”四年级学生海鑫解出数学难题后,兴奋地向志愿者分享。
心灵护航,守护童真美好
课余时间,“情绪小管家”团体辅导课利用绘画、心理小游戏打开孩子们心门,他们用彩笔描绘心情,在“情绪漂流瓶”环节分享小烦恼。“我的优点树”活动中,大家围坐一圈,大声说出同伴的优点,原本有些内向的孩子,也在鼓励声中露出笑容。
“老师,我觉得自己画得好看!”三年级学生秋泽阳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优点。两日的心理辅导,为孩子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平台,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
同心共绘,静待石榴花开
“中华民族大家庭”专题宣讲,是团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小石榴宣讲团”成员变身“文化小使者”,带着孩子们玩拼图,在拼接中认识56个民族的分布;开展民族人物临摹,感受不同民族服饰与文化的魅力;分享民族团结案例,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认知。
当孩子们用彩笔共同绘制“石榴花开心连心”长卷时,不同民族元素在画卷上交融,正如他们心中渐渐凝聚的团结力量。“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多民族,大家都要好好团结!”五年级学生李哲的话,道出了这场教育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
时光匆匆,“萤火微光·知行远方”团队在支教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普通话课堂的朗朗开口、学业辅导的专注身影、心理课堂的温暖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宣讲,丰富了夏日乡村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