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引领全球智能化转型浪潮

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企业正通过与国际汽车品牌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引领全球智能化转型浪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8 13: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8日电 (记者 李佳颖)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从提供关键零部件到联合开发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企业正通过与国际汽车品牌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期,国内外车企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案例频频落地。本月,宝马集团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辅助驾驶软件。据悉,这套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系统将支持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未来可实现从车位泊出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

无独有偶,今年4月,德国汽车技术巨头博世宣布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达成重要合作,双方将基于征程6B芯片共同开发下一代多功能摄像头系统,并利用征程6E/M芯片打造升级版辅助驾驶系统。博世智能驾控系统总裁Christoph Hartung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创新的重要中心。”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智能化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合作热潮持续升温。东风日产此前也宣布与Momenta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亿咖通科技与大众汽车集团也签署协议,将为大众和斯柯达品牌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这些合作反映了一个重要趋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此前指出,“中国正在从汽车消费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体系的重要中心。”他认为,跨国车企需要重新审视在华发展战略,深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这一转型在汽车零部件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导远科技首席品牌官张海洲表示:“中国供应商与国外车企共同开发智能驾驶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据他介绍,公司已超越传统供应商角色,与30多家全球知名车企建立合作,累计交付超过300万套定位传感器系统。

(导远科技员工在其车间操作。供图)

在芯片领域,联合创新模式同样蓬勃发展。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指出:“联合开发要求对汽车电子架构有深刻理解,更需要与整车厂保持紧密协作。” 目前,芯驰科技已与上汽大众等多家车企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智能汽车软硬件平台开发。

(芯驰科技展出的汽车芯片产品 供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表示,在“新四化”转型推动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供应链变革。“传统的链式结构正在向网状生态转变,整车企业需要从供应链主导者转型为生态协调者。”

吴松泉进一步指出,随着对核心供应商技术依赖度的提升,整车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需要与供应商建立“共生关系”,强调深度协同研发和风险共担。“供应链竞争正在向生态系统能力竞争转变,这促使整车企业转变为生态协调者和共建者。在此背景下,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深度协同和联合研发已成为双方的必然选择。”

此外,随着中国智能汽车供应链体系日趋完善和稳定,国际汽车制造商越来越认识到与中国伙伴合作的重要性。“对全球品牌而言,产品出货量是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考量因素,因为它直接体现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张海洲说。他特别指出,中国市场上辅助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新零部件产品提供了宝贵的测试验证和量产应用机会,有效加速了产品成熟度的提升。

张海洲强调,中国市场的这一特点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大规模应用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提升供应商能力。可以说,只有在中国市场,汽车制造商才能找到真正成熟、可靠且经过大规模验证的智能驾驶供应链解决方案。”行业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4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20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率已达到77.8%,这一数字充分展现了中国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