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7 17: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会议现场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间,7月25-26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贵州民族大学和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贵阳成功举办。会议以“全球协同·教育创新——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中国、东盟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教育部门领导、高等院校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等近200位中外嘉宾,就相关主题交流互鉴,共聚国际化人才培养合力。

7月25日,在会议开幕式环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白震,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崔海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国家办事处驻地副代表Shakeel Ahmad,柬埔寨皇家科学院院长代表、秘书长YANG Peou致辞。

于长学指出,人才在深化全球交流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正日益成为世界多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他倡议,各方要深化“协同”,共筑开放联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聚焦“创新”,探索适应时代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面向未来”,构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新生态,通过更加务实高效的行动,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

“贵州省愿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各领域中外人文交流,携手深化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各国的民心相亲、务实合作。”白震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持续加强深化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他倡议,各方要进一步深化教育国际交流,携手推进合作落地;进一步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同探索培养路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保障,协同推动举措见效。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白震

在主旨报告环节,围绕“全球教育变革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建开放、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生态”这一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主任苗逢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校长Hasan Mandal、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孙中雯、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张泽松、香港理工大学助理副校长 Geoffrey Q. P. Shen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其中,中科浩博总裁孙中雯指出,高层次项目是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设立并组织实施,在中心统筹、专家指导、校企共建的模式下,多方形成合力,旨在助力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也为有志于学术探索和有较高升学、生涯发展目标的同学们,搭建一个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和经济便捷教育服务的卓越平台。她强调,高层次项目正是一次“共建开放、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生态”的生动实践。5年来,已有389所高校近46万名师生参与到项目中,助力了中国高校涵养土壤,培养了更多国际组织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7月26日,会议继续组织了高层次项目说明会和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一校一策”专家指导会,搭建交流平台,为高校提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安徽师范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项目说明会上与项目服务单位签署高层次项目合作协议,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20所高校报名参加专家指导会。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推动各方携手并肩,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务实高效的行动,共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罗思扬|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