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以赛聚才、以赛育才,开启“黄河与南洋”的创新对话

济南起步区以赛聚才、以赛育才,开启“黄河与南洋”的创新对话

来源:鲁网 2025-07-25 15: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济南起步区承办的第七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东南亚(新加坡)赛区暨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东南亚(新加坡)赛区赛事联袂启幕,标志着济南起步区与国际人才对话开启崭新的篇章。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起步区正以开放包容之姿,通过打造国际化赛事平台,构建全新的人才发展生态,以赛事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以产业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以生态培育厚植雨林沃土。

国际化赛区赋能,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新加坡作为亚洲创新中心和全球人才枢纽,其科技实力、金融资源和国际化视野与起步区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此次东南亚赛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与起步区“3+1”现代产业体系深度匹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展示舞台,更成为济南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桥梁。

起步区近年来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从资金扶持、平台搭建到生活保障,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此次大赛优胜项目落地后,将享受资金支持、办公场所免租、股权投资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彰显了起步区以赛引才、以才促产的坚定决心。此外,起步区出台30条高含金量的人才支持政策,构建了涵盖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的全链条政策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起步区的“人才野心”:从黄河到南洋

起步区自获批以来,便以对标雄安、学习浦东为目标,秉持“重才聚才、以才兴城”理念,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此次大赛的国际化拓展,正是起步区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的关键一步。通过新加坡这一枢纽,不仅能吸纳东南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实现双向赋能。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起步区依托柔性引才机制,推出“揭榜挂帅”政策、推行“候鸟式专家服务模式”,为企业与技术专家搭建合作桥梁。同时,成立南洋理工大学校友起步区活动中心,策划“校友企业家峰会”等活动,实现“校友+人才+项目”的合作共赢。

这种以开放促创新的路径,正是起步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一方面,依托赛事吸引的跨境项目将助力起步区企业对接国际标准;另一方面,落地项目可通过起步区的产业腹地辐射黄河流域市场,形成“新加坡研发-济南转化-黄河流域应用”的协同创新链条。这种双循环节点的定位,使起步区有望成为链接东南亚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平台支撑与环境赋能,构建人才发展生态

起步区注重平台支撑,先后落地4家中科系科研院所,成立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黄河机器人创新院,为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提供了丰富的集聚载体。

在环境赋能方面,起步区搭建“鹊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宣传、人才交流“一网共享”,政策申请兑现“一网通办”,并设置“人才服务专窗”,为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此外,建成国际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数量增至24700余套,逐步搭建起“货币+实物”双重保障、“租售补”一体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让人才安居更具品质。

东南亚赛区的聚光灯下,照见的是起步区迈向国际化的坚定步伐。这不仅是单一赛事的地理延伸,更是一个新兴城市功能区突破地域局限的宣言。当黄河文明与南洋创新在此交汇,这场跨越山海的人才之约,未来将诞生更多始于新加坡、终于济南的创新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