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边坡上的“绿色手术”

喀斯特边坡上的“绿色手术”

来源:鲁网 2025-07-25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注意锚杆角度!得跟坡面呈90度角打进去才牢!” 清晨六点的中交建筑四公司贵安十四标项目边坡施工现场,工区长李磊的喊声顺着坡体传下去。产业工人正操作履带式锚杆钻孔机,机器轰鸣中,金属锚杆被稳稳嵌入岩石,溅起的石屑在晨光里划出细碎的弧线。

这片喀斯特边坡的施工现场,处处是忙碌的身影。20厘米厚的土层像贴在岩石上的薄纸,稍一用力踩,脚下就簌簌往下掉碎石。绿化工程师陈瑶蹲在坡底,检查着客土喷播厚度:“张师傅,你那边喷播的时候,控制一下喷播的角度,保证喷播厚度。”

“放心吧小陈!”正在操作喷播机的张师傅指了指边坡,“客土喷播咱干了几年,闭着眼都没问题。”他掀起手套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关节上还沾着土黄色的泥浆,“你看这土,前阵子试验时还哗哗往下流,现在能攥成团了。”喷播机喷出的土壤混合物像绿色雾霭,均匀落在坡面上,很快在网眼间聚成湿润的小土块。

施工到第五天,一场阵雨打乱了节奏。豆大的雨点砸在防护网上,刚喷播的土壤开始顺着网眼往下渗。“快拿无纺布盖!” 李磊抱着一卷无纺布往坡上跑,裤脚很快沾满泥浆。陈瑶紧跟着铺开无纺布,手指被网边的钢丝划了道小口子,他往裤子上蹭了蹭血珠:“得把边缘压牢,不然雨水会从底下钻进去。”

雨幕里,工人们手递手传递木钉,把无纺布边缘固定得严严实实。张师傅踩着泥泞来回检查,突然指着一处喊:“李队你看!这边有块网被风吹起来了!” 李磊立刻爬过去,和张师傅一起用石头压住边角。“这网就是植被的床,可不能出岔子。” 李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安全帽下的眼睛亮得很,“等雨停了咱再补喷一层,保证能留住土。”

雨停后的边坡泛着湿润的光泽。陈瑶带着工人往网眼里栽常春藤幼苗,指尖轻轻把幼苗根部的土压实:“这小苗得顺着网眼栽,让藤蔓能抓住网格往上爬。” 她突然停下手,指着一株幼苗的叶片:“你看这叶脉多精神,只要能扎根,过俩月就能爬半米。” 张师傅在旁边插着支撑杆,闻言笑起来:“等爬满了,咱这工地就成花园了。”

中午歇工时,大家坐在食堂吃饭。张师傅掏出保温壶给陈瑶倒热水:“昨天我家老婆子还问,这坡修好后是不是就不滑坡了。” 李磊咬了口馒头接话:“不光不滑坡,以后还能长花草。你看坡脚下那丛葛藤,明年这时候说不定能爬到坡顶。” 远处的山风带着草木气息,吹得刚栽下的幼苗轻轻摇晃。

夕阳西下时,施工现场渐渐安静下来。喷播后的坡面像覆了层绿色绒布,新栽的幼苗在微风中舒展叶片。李磊掀开无纺布的一角:“不错,喷播效果蛮好。” 陈瑶在记录本上画了朵小野花:“等下个月再来,这里就能冒出绿芽了。”

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张师傅望着坡顶的晚霞伸了个懒腰:“等这坡绿了,咱也算给安顺留了片绿。”李磊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的目光一起落在那片渐渐暗下来的边坡上——那里,正孕育着新生的绿意,这片正在苏醒的边坡,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文/图 徐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