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有名堂》携手长隆度假区探索“身心共育” 系列节目重磅开播

《名师有名堂》携手长隆度假区探索“身心共育” 系列节目重磅开播

来源:鲁网 2025-07-24 15: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重点打造的大型融媒体教育平台《名师有名堂》,即将推出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首期节目于7月26日18:35登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让关怀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走进家庭生活、延展至社会土壤,成为公共教育体系亟需破题的现实课题。《名师有名堂—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主题,落实《“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国家政策要求,着眼社会所盼、家庭所需,创新表达方式、优化传播路径,努力让心理教育“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节目携手长隆度假区,让名校校长带领孩子在世界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的轻松环境中接近自然,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发现身心健康的“成长密码”,践行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

走进自然空间,培育成长力量

育人先育心,教育贵入情。《名师有名堂—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依托广州长隆、横琴长隆、清远长隆三个度假区的7大主题乐园生态场域,引进全国名校校长资源,打造极速版校长领队的研学之旅。创新性地将教育实践场景由“课桌讲授”延展至“自然对话”,引导学生在长隆这一户外空间中学会观察、表达、实践,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自我认知和共情理解的窗。

节目以自然生态为舞台,启发青少年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体验人我关系,在对他者情感的感知中体会内心成长的逻辑:前往清远长隆的大草原,在观察大族群的过程中体悟生命的蓬勃;走进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看八代同堂的80余只澳洲考拉慵懒卖萌,感受家庭亲情的温度与延续;奔赴长隆水上乐园,玩一次全球拥有最高组合大喇叭的风暴双响炮,在极致玩水体验中得到情绪的释放;在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了解海洋动物的故事后,学会打开情绪管理的“调色盘”……一次次的行走和体验,串联起学生内在成长的精神地图,构筑起一条可被激活、可被共鸣、可被重构的心理健康育人链路。

名校校长引路,体验促进理解

名校校长作为教育领域的实践专家与思想引领者,他们以深厚的教育实践积淀为基础,对教育热点问题能够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专业解析。这种专业优势与长隆自然生态的环境的融合,天然打造了一个暑期沉浸式课堂,更有利于将系统化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自然语言",通过类似"生态观察"般生动的教育案例和具象化的实践场景,打破传统教育的认知壁垒。

校长带领孩子们走进长隆,感受大自然、大生态、大族群带来的与日常生活环境的反差,帮助孩子拓宽眼界、更新认知。通过与动物的亲密互动、体验特色项目等环节,师生得以产生相似的感受并激发不同的思考。在平等轻松的环境里,校长的谆谆教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成为一阵启发思维的清风,带领孩子从自身感受出发,吹散成长路上的困惑。正如其中一位校长在节目中所说:“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场用爱与智慧唤醒生命、点燃希望的旅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名师有名堂—身心健康在长隆》把专业话语和大众传播的有机结合,能在深层次上促进社会对教育创新的价值认同,为教育现代化进程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和发展环境。

《名师有名堂—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围绕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身心问题,将核心知识点融入长隆园区内的趣味探索,为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可应用的方法。“亲子家庭圆桌对话”环节针对家庭育儿过程中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情境式讨论。通过“树洞”投递心声、鹦鹉送信等互动环节,引导孩子和父母共同表达内心,搭建起多主体参与、多层级协同的育人方式。

服务亲子家庭,沉淀育人平台

《名师有名堂》第二季以平台化设计理念重构节目结构,以系统化运行逻辑重组传播链条,探索出由“内容单元”向“教育平台”跃升的实践路径。其中,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聚焦场景拓展与心理陪伴,构建起涵盖“知识传授-价值引导-情绪支持-社会认同”的育人闭环。

《名师有名堂》的理念与一直以来关心青少年发展的长隆度假区不谋而合。节目之外,广大家庭亦有机会在长隆打卡同款线路与互动,在原生态栖息环境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解锁“体验式教育+亲子陪伴”的新场景,让 “家校社协同育人” 从节目延伸至日常生活。。

从“自然之景”走向“育人之境”, 《名师有名堂—身心健康在长隆》系列节目正在通过鲜活的传播实践,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探索出了一条通向人文关怀的特色道路。联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让节目成为落实 “健康中国” 战略的生动载体、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样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