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进度条”刷新!这些出行变化与你相关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进度条”刷新!这些出行变化与你相关

来源:央广网 2025-07-23 20: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为长期做交通领域报道的记者,我有个切身的感受,“十四五”以来,大家的出行越来越便捷。7月22日,国新办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其中提到多个亮眼数据、建设成果,涉及通勤出行、交通运输网建设、快递物流等方面,多个全球第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实际上,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通运输领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选择、有更大便利、有更优品质。如今,我国每天约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高效通勤,地铁的准时准点、轻轨的便捷舒适,让大家生活工作更便利;每天约有1亿人次靠公交穿梭街巷,串联起大家出门逛街、买菜等日常烟火;每天约有1亿人次选择出租车、网约车实现“门到门”出行,最后一公里出行更顺畅。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与韧性活力的生动注脚。而人员、货物的高效流转,更是经济循环的“润滑剂”,推动人才、信息、资源循环,为消费和产业升级助力。三个“1亿”叠加,既是交通强国建设成果,更彰显中国经济韧性、潜力与活力。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出行便利与经济活力,其背后正是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坚实支撑。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高速公路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交通网络,意义深远: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愈发凸显。

首先,高铁的快速延伸,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促进了沿线经济带的形成和区域协同发展;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广泛覆盖,构建起城乡联动的快速通道,为商品流通、产业布局和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邮政快递网的高效运转,则支撑起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让农产品出山、工业品下乡更加顺畅,也让人们的生活消费更便捷。如今,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庞大的业务量背后是高效的资源配置。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一秒就有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通过寄递网络在国内外流动。

这一组组数据,不仅记录着大家的出行轨迹,更丈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与民生的幸福温度。眼下,交通强国 建设正加速推进,如何持续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继续期待!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牛家麒(实习)

剪辑:范博韬

设计:王仁靖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