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指导、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贵阳孔学堂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在贵阳孔学堂开幕。这是继去年孔学堂在成功举办“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对“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宗旨的进一步实践。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成为阳明心学的起点,由此逐步成就了中国心学的一座高峰。近年来,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深入挖掘阳明文化当代价值,做精阳明文艺、做优阳明文旅、做实阳明出版、做响阳明学术,持续擦亮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坚持不懈打造阳明文化高地。
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学术活动,海内外知名学者将围绕心学的相关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相信大家的努力和智慧一定能为中国心学、阳明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化运用提供有益启发,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为传承发展“中国心学”思想精华,国际儒学联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在贵阳孔学堂联合发起“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得到20多家国内外学术机构及学者积极响应。作为对联盟合作机制宗旨的进一步实践,中德哲学对话以“心”与“精神”的中德哲学互鉴为主题,开展四场学术对话,运用现代学术挖掘心学时代价值,深化对观念论“精神”的理解,在交互碰撞中共同探讨中德哲学核心观念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意义。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书记、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戴建伟在会上正式发布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以“中国心学与世界”为核心,精心策划了三大系列、十二项精彩纷呈的子活动,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心学研究、转化应用与国际传播,致力于将心学的智慧融入研习、体验与生活。
武汉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郭齐勇在致辞中对孔学堂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指出,孔学堂与多家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孔学堂已经或即将开展一些文化活化和实践,把市民朋友们带动起来,把中国的心学资源与儒家智慧在民间、大众演绎出来、普及开来,这也是中国心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指出,“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共同推动了中国心学的传承、研究、转化与国际对话。中德哲学对话与系列研修活动正是联盟合作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步,意义深远。他表示,本次活动是深入挖掘中国心学时代价值、回应人类共同精神关切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搭建跨文明对话桥梁、促进中德乃至东西方思想深度交融的创新平台。
随后,在“中德哲学对话”学术活动中方发起人、首尔大学教授郭沂的主持下,“中德哲学对话”学术活动德方发起人、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教授Michael Spieker;香港中文大学教授、《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编、国际儒联理事黄勇;班贝格大学教授Marko Fuchs;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习教授陈嘉映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袁生|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