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荣光薪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以“墙绘增色、五课育人、调研把脉、路牌暖心”四箭齐发,扎实开展“绘见乡土·美育新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筹备工作,开创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更精准地满足需求新模式,取得了扎实成效。
构筑乡土审美新场域,绘就立德树人精神底色。团队秉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理念,创新运用“数字符号起型法”,融合工笔重彩与年画技艺,在墙绘中再现平山非遗文化符号。同时开发自然科学启蒙可视化系统,通过模块化主题与适龄化视觉设计,使墙绘成为满足儿童认知需求的沉浸式美育矩阵,让校园空间跃升为文化育人载体,承载“可触摸的乡愁”。
构建五维素养链,激活乡土美育内生动力。在王珺老师指导下,团队立足乡村实际,精心设计并实施“美育+文化、自然、设计、特色、学科”五类融合课程。将田兴村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转化为鲜活教材,在孩子心中播撒“美的基因”,为破解乡村美育资源困局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模式。
把脉美育发展真问题,构建精准帮扶长效机枢。为确保实践长效性,团队深入基层扎实调研。通过走访村委会、教师座谈及发放有效问卷百余份,系统梳理乡村文化融入美育的关键瓶颈,据此优化方案并形成调研报告。队长闫晓涵强调,真实数据为后续精准帮扶及地方美育改进提供了实证依据。
构建乡村导视美学系统,激活社区治理新载体。团队发挥视觉设计专业优势,原创开发“田兴村文化导视路牌”。采用环保耐用材质,构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标准化体系,覆盖村内主要路口。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村民全程参与基座浇筑、组装及安装。此举既强化了村民文化认同,也传递了现代设计理念。
活动已收货墙绘、手工艺品等作品100余件,完成调研报告1份,制作安装路标指示牌3块,成功建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田兴村美育实践合作基地。场地布置与宣传有序推进。
青年以躬身实践诠释担当,以创新锐气破解时代课题,以持续奋斗践行强国誓言。这簇从石家庄燃起的“荣光薪火”,正以“美育新芽”的青春实践宣告:新时代青年从不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而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力军,更是以创新之火点燃文化自信、用奋斗答卷回应“强国有我”的硬核脊梁!
通讯员:王子月 王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