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至9月,为响应国家关于“实践育人”及“金融赋能教育发展”的号召,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财兴智行”社会实践团队联合中国银行都江堰支行共同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组建线上、线下两支实践团队,其中线下团队的13名学子分阶段进驻中国银行都江堰地区的多个网点、支行营业部及都江堰教育局,不仅为金融服务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帮助,而且深度参与了助学贷款相关工作。
七月铺陈:三地同步启动实践服务
7月,7名学子启动前期筹备与办理,覆盖三大场景:中国银行社区网点,中国银行都江堰支行营业部,都江堰市教育局助学贷款办公室。其中,在银行场景,川农学子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判断办理渠道——ATM机处理小额存取款、转账;智能终端办理开卡、社保关联、密码重置;柜台(取号)处理大额现金、挂失补卡、对公业务等,同时提前提醒客户准备身份证、银行卡等材料,避免遗漏。同时,该院学子协助办理基础业务,指导填写申请表,协助智能终端完成身份核验、手机银行绑定,并提醒客户妥善保管卡片及初始密码。
在教育局场景中,川农学子主要向学生及家长说明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额度范围、还款期限及利息计算方式,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细节。同时,该院学子协助检查助学贷款材料是否齐全,帮助复印缺失的证件,确保提交材料符合审核标准,并告知后续审核步骤、放款时间及查询进度的方式、缓解客户对“申请后多久到账”的焦虑。
8月攻坚:聚焦助学高峰材料审核
8月至9月,助学贷款办理进入高峰期,四川农业大学“财兴智行”实践团队的6名学子将延续在中国银行都江堰支行及当地教育局的实践工作,在7月基础上深化服务,聚焦材料审核与流程推进。
在银行网点,学子们将基于7月业务熟悉度,优化客户引导效率,精准根据业务类型分流。此外,该院学子还总结出“业务预判三步法”,通过观察客户神态、询问简洁需求,快速判断是常规金融业务还是助学贷款关联业务,针对性引导至对应办理区。同时,团队成员将7月协助基础业务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指引卡”,包含申请表填写模板、身份核验注意事项等,方便客户自助参照,减少业务办理耗时。
在教育局助学贷款服务窗口,7月的政策讲解与材料初审工作已让学子积累不少经验。针对重复咨询率高的“还款期限调整”“利息核算细节”等问题,学子们整理出“助学政策答疑小贴士”,涵盖常见场景应对;针对材料审核,将7月的“查漏补缺”升级为“全流程预审”,提前梳理材料逻辑,标注易出错点,提升审核通过率,以更成熟的姿态应对助学高峰 。
辅助保障:细节服务暖人心
在实践服务中,学子们不仅专注于业务办理,还提供一些暖心辅助服务:在银行网点和教育局服务窗口,他们提前备好笔、各类表格模板及复印设备,随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便利;遇到老年客户或视力不佳者,他们便主动上前协助填写信息;业务高峰时段,学子们承担起秩序维护工作,引导客户有序排队并轻声提醒保持安静。“这些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为我们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的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真是帮了大忙!”都江堰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对学子们的服务给予了由衷肯定。
目前,线下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13名川农学子在这场实践中,将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深度结合,切实提升了业务处理与沟通协调能力,生动践行了社会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意义。
后续,中国银行与四川农业大学将系统总结此次活动经验,进一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深化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更多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金融服务社会、教育赋能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来源:财兴智行 作者:刘光攀 刘义婷 陈雨欣/文 陈雨欣 荣遥/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