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心系莘莘烟农 播撒无悔青春

李伟:心系莘莘烟农 播撒无悔青春

来源:鲁网 2025-07-23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黝黑的肤色,矫健的步伐,朴实的话语,他就是山东潍坊安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聘农艺师李伟,从业3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心系莘莘烟农,播撒无悔青春,切实将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做到了广大烟农的心坎上,以换位思考的自觉和提质增效的服务,赢得了烟农的点赞。

图为李伟(右)正查看烟叶长势,指导基层烟站人员做好科学打顶

换位思考,以笃行之志服务烟农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学就要学到最好,干就要干到极致。”这是他的座右铭。作为在聘农艺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学习把握行业上级要求,并紧密结合实际搞好对烟叶条线人员的培训和对烟农的指导,促进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特色和烟农植烟效益,实现烟农和工业公司“两个满意”。为锤炼过硬本领,李伟坚持学上情与摸下情相结合,一方面认真学习行业上级要求,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另一方面紧扣生产环节和时间节点搞好对烟叶条线人员和烟农的宣贯培训和具体指导,确保行业上级要求能够在安丘烟草范围内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换位思考,才能准确把握烟农的服务需求;设身处地,方能切身了解烟农的急难愁盼。就烟农而言,清楚“干什么”很重要,但清楚“为什么这样干”更为重要。知其然,更当知其所以然。为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争取烟农的更大支持和配合,李伟更加注重对烟农的培训宣贯和现场指导,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烘烤工场、烟农家中,面对面进行培训指导,心贴心解决具体问题,及时解疑答惑,切实排忧解难,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了烟农的急难愁盼。

“现在是烟叶大田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期,也是烟叶采收烘烤的关键期。咱们烟农要统筹抓好烟叶大田管理和采收烘烤,尤其不能放松对烟叶大田的细致管理,不适用烟叶处理、科学打顶合理留叶、绿色防控都要细致抓好,烟叶采收成熟度和烟叶烘烤技术的把握很重要,但关键是咱们地里得长着。”近日,在辉渠烟站黄石板坡村烟农李学武的烟田里,李伟向前来参加培训的烟农讲解道,“下面,咱们再说说烟叶采收成熟度如何把握?”

李伟一边进行现场示范讲解,一边不时地回答着烟农的提问,他们相互切磋着、交流着。炎炎的夏风吹来,催开了烟农脸上的笑容。

图为李伟(右二)正与机械厂家研究改进,助力烟农减工降本

提质增效,以过硬作风破解难题

唯有高标准要求,才能高质量落实。烟叶生产环节多、要求细,任何一个环节如果落实不到位,都会影响和制约后面环节的扎实落实,甚至造成工作被动。为增强标准执行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李伟在总结历年烟叶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以“十个好”为主要内容的烟叶生产全环节技术标准,突出重点环节,明确技术标准和注意事项,加强宣贯培训,增强了执行落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促进各烟站之间、各生产线路之间的生产水平平衡提升,李伟指导各烟站统筹打造示范线路,让示范线路贯穿各植烟镇(街道)主要片方,融汇各植烟村示范烟农,真正让示范线路成为技术推广的窗口、培训宣贯的阵地、烟农分享的讲台,以点带面促进了面上生产水平的平衡提升。

问题是短板,也是潜力。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李伟经常虚心向烟农学习请教,以脍炙人口的话语,将培训内容和技术要点融入其中,组织创作了“砂壤土+土杂肥”、育苗管理、揭膜培土、不适用烟叶处理等多首顺口溜,让培训更接地气;为助力烟农增收,李伟指导烟农示范推广“烟叶+红薯”、“烟叶+丹参”“烟叶+谷子”等多元化种植,实现了一地多产、一年多收;为助力乡村振兴,李伟督促各烟站加大对80后烟农的指导力度,从土地流转、技术指导、设施配套、资金解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吸引青年能人返乡创业,巩固壮大了烟叶种植主体队伍,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和不竭动力。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李伟看来,无论是烟叶大田管理还是采收烘烤都需要增强现场意识,烟田每个地块都要转到,采收烘烤每时每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他要求烟技员这样做,他指导烟农这样做,他自己更在以身示范这样做。

“我需要看到生产的主要面,更需要看到各块烟田的边边角角,只有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为烟叶质量提升和烟农增收致富提供更多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李伟是这样说的,更是一直在这样做。这就是一名扎根一线、心系烟农的在聘农艺师的铮铮誓言,更是对青春的无悔作答。(戴金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