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1周年之际,2025年7月22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以下简称“西藏成办”)党总支联合武侯区委统战部机关党委、簇桥街道党工委、武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成都市武侯区簇桥小学举办“‘八一’战旗红 ‘两路’情更深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军地交流,增进军民团结。100余名离退休党员、退役军人代表及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约。
红歌嘹亮:军民团结的永恒旋律
“索玛花开,一朵朵……”随着红龄艺术团深情演绎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响起,活动现场瞬间被红色记忆点燃。老党员们轻声跟唱,眼角泛起泪光,仿佛回到了那段军民鱼水情的峥嵘岁月。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西藏成办离退处总支军休支部的老兵们身着整齐服装,以一曲铿锵有力的《团结就是力量》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老同志回忆道:“当年修路时,我们和藏族同胞一起抡铁锤、扛炸药,没有军民团结共同奋斗,天路不何时能修通”。
情景朗诵《一封家书纸,二代戎边情》中,西藏成办离退处总支军休一支部书记尚乃志写给高原边境站岗儿子的家书, 再现了两代“老西藏”接力守护边疆的家国故事。让现场所有人感受两代“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
“这些家书里藏着信仰的温度,让人真切感受‘一纸家书千行泪,两代戌边一寸心’!正是这样的深情与担当,让‘老西藏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炬。”“不忘初心”老党员工作室牵头人李凤兰深情地说。
情景乐舞:天路精神的生动诠释
蜀山弦声工作室创诈的情景乐《天路遥想曲》以“音乐+舞蹈”的创新形式,将观众带回1954年的雪域高原。背景屏幕上,11万筑路大军在悬崖峭壁间挥汗如雨,用血肉之躯开凿天路,在唐古拉山写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篇章,带人们重温那段震撼历程,随着潋情的响起,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的脸庞——他们中,有的才18岁,有的留下了未寄完的家书,却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雪域天路。
银发同心巾帼禁毒志愿队的成员们,以一曲欢快的锅庄《洗衣歌》展现了军民互助的温馨场景。平均年龄70岁的她们步伐轻盈,笑容灿烂。“当年我们背着酥油茶上山给解放军送饭,今天要用舞蹈告诉大家:民族团结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传统!”队员曲登娜姆的话引发热烈掌声。
活动尾声,全场齐声高唱《人民军队忠于党》。嘹亮的歌声中,大屏幕播放着“两路”通车历史影像与西藏今昔对比画面:从泥泞土路到高铁飞驰,从帐篷医院到智慧医疗,从边陲小镇到国际都市……这不仅是路的变化,更是团结奋斗创造的奇迹。
展览互动:精神火炬的代代传承
现场两大主题展区成为“精神课堂”。左侧“川藏建设桥头堡,民族团结同心站”邮展中,1954年“两路”通车纪念邮票、老一辈进藏干部工作证等百余件展品,无声诉说着奋斗史诗;右侧家书展与书画展则通过10封家书、10余幅书画作品,传递“老西藏精神”的温度。
赓续血脉:新时代的精神使命
西藏成办离退处党总支负责人在致词中指出:“‘两路精神’与‘老西藏精神’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其本质是党领导下的团结奋斗。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为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武侯区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书记李利林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两路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打造更多“沉浸式”民族团结教育载体。
据悉,西藏成办党总支后续将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组建“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宣讲团,赴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巡回演讲;二是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两路精神”研学实践,通过参观簇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永守革命初心;三是编印《“两路”家书集》,收录进藏干部战士的书信,作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西藏成办离退处党总支负责人说,我们要让“两路”上的每一块界碑都成为教育课堂,让每一封家书都化作精神火种,激励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邓莹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