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赴会泽传承红色星火

合工大学子赴会泽传承红色星火

来源:鲁网 2025-07-22 12: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国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号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7月13日至19日,合肥工业大学“踏寻扩红足迹,传承红色星火”三下乡实践团深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开展“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走访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信仰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老兵指导下描红五角星

实践团首站来到庄严肃穆的龙潭烈士陵园。同学们怀着崇敬之情,聆听老兵深情讲述革命历史,亲手为烈士纪念碑上的五角星描红,并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在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同学们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影像、瞻仰革命文物,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在长征途中经过会泽、宣传革命真理、发动群众“扩红”的光辉历史。在象征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乌蒙磅礴”群雕前,同学们肃立默哀并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无限追思与崇高敬意。

寻访红色见证,聆听英雄故事

会泽县党校教师黄艳为实践团深情讲述了其祖父黄兴顺的感人事迹。当年红军途经会泽,黄兴顺亲历了女战士借其背篓宣讲后给他银元酬谢,深受感召,不仅拒收红军发放的银元补贴,更是在扩红动员会上高呼“要当红军”,并带动身边工友踊跃参军。随后,他跟随红军队伍北上,经历了长征路上的诸多艰难险阻与壮烈战斗。黄艳老师勉励青年学子,要继承先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黄艳接受实践团采访

图为李兴荣与实践团在红色文化展览馆合影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兴荣同志是当地红色精神的坚定守护者与传播者。他自费筹建红色文化展览馆,珍藏了大量见证历史的实物。在布满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前,李兴荣同志向实践团生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他特别号召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于本土红色故事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工作,让宝贵的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让伟大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创新育人载体,播撒红色星火

实践团积极思考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他们走进滇东北红色军事训练营,面向青少年精心打造了“故事+游戏+绘画”的三维红色课堂。通过生动讲述“黄兴顺拒银从军”等本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结合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沉浸式感悟红色精神的内涵。在故事感染下,孩子们拿起画笔,绘就心中对革命薪火的理解与传承。

图为训练营小朋友在实践团讲述后进行自由绘画

此次实践活动,合肥工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深度对话,深刻领悟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色基因丰富内涵的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探索了将本土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的路径,丰富了“大思政课”的实践内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青春动能。

同学们表示,必将把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让红色星火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讯员:道雅娴、丁泳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