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香溢”普法惠民生 多维服务送清风

浙江海宁:“香溢”普法惠民生 多维服务送清风

来源:鲁网 2025-07-22 12: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海宁市烟草专卖局组织了一支由青年员工组成的“香溢”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景区、零售户店铺等地开展“送法到身边”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清风送到群众身边。

精准聚焦需求,普法内容“实”起来

“我想拿点烟回老家办婚礼,可以邮寄回去吗?”

“这烟是我前几天买的,感觉味道不对,你们可以帮我看看是假烟吗?”

在海宁某商超旁的广场上,海宁市烟草专卖局的志愿者被群众围住,面对一个个具体问题,志愿者们迅速翻开法律条文,一边指着条款,一边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耐心解答:“您看,根据法律条款,个人邮寄卷烟每件以两条为限,办喜事用量大,建议您前往目的地合规购买”。对于疑似假烟,相关志愿者则开始进行现场快速鉴别,同时传授简易识别技巧。

这正是海宁市烟草专卖局“香溢”普法志愿小分队开展普法活动的生动场景,志愿者们在人群聚集地设置咨询点,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从真假烟鉴别、许可证办理,到异地携带规定等,提供面对面、点对点服务,让法律知识从“街头”走进“家门”。

创新载体形式,法治宣传“活”起来

海宁市烟草专卖局“香溢”普法志愿者借助景区人流的优势,在人潮涌动的海宁某景点开展普法活动。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与游客共读普法宣传手册、共看普法微视频,生动解读烟草专卖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游客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这种“视觉吸引+即时互动+轻量化传播”的方式,让严肃的法律条文在景区轻松的氛围中变得可亲可近、易于理解,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的渗透力和亲和力,真正让普法在流动的人群中“活”了起来。

构建长效机制,法治屏障“强”起来

“我打算开一家分店,这家店的烟草证分店可以用吗?”

“最近老是收到短信,说要大批量订烟,这可信吗?”

在海宁市一家临街卷烟零售店内,烟草专卖局的志愿者正与店主深入交谈所面临的法律困惑和经营风险点。对于借证经营、地址变更等高频问题,志愿者对照着相关法条,结合真实处罚案例,讲清违法违规后果,有效促进规范经营。同时,为切实守护零售户的“钱袋子”,志愿者们详细解析骗术手法,模拟诈骗场景,传授零售户防诈骗的相关知识。这种案例解析+场景模拟的沉浸式防诈普法,让原本抽象的风险变得可感可知,真正为零售户经营安全加装了“法治安全锁”。

从街头巷尾到旅游景区,再到零售店铺,海宁市烟草专卖局“香溢”普法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精准滴灌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未来,海宁市烟草专卖局将会持续壮大“香溢”普法志愿者队伍,定期更新普法内容,将法律咨询等服务融入其中,推动法治宣传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常态长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