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华容:法润洞庭千帆劲,笔绘湖湘法治新

湖南华容:法润洞庭千帆劲,笔绘湖湘法治新

来源:鲁网 2025-07-22 12: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岳阳市华容县烟草专卖局紧扣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部署,以“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为主题,积极响应岳阳市局法治烟草建设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务实举措推动法律条文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里,为辖区烟草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释法”“析理”绘就法治新图景

(外卖小哥进行真假烟对比)

在城关镇农贸市场里,专卖稽查员陈华林支起真假烟对比台,几名外卖小哥围过来学艺,轮流拿起样品“实战”——摸滤嘴、看钢印、扫防伪码,跟着陈华林念起顺口溜:“激光码要对证,防伪码能扫通,烟丝杂色快报警!”这正是华容县“流动普法课堂”的日常剪影:普法志愿者挎着装满典型案例的资料包,穿梭在赶大集的热闹场口、商铺林立的商业街区,用方言俚语把“向未成年人售烟”说成“不能把烟卖给细伢子”,用油盐酱醋将“制售假烟”比喻“不能吃馊饭坏菜”,让生硬的法律条文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

华容县局创新推行的“四定”普法机制正让法治阳光照亮城乡角落:“定时”普法紧扣生活节奏,既瞄准乡镇赶集日、校园开学季等人员聚集时段,也锚定“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关键节点,让普法课堂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定点”设摊精准卡位,在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前、中小学校门口、网红打卡地等等,把普法摊位摆成群众“顺路就能逛”的法治驿站;“定主题”解读靶向发力,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展板、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条文从纸面上“跳”进百姓心坎里;“定人员”协同凝聚合力,组建“烟草普法团队+公安+市监+教师+志愿者”的多元普法队伍,既有职能部门专业解读,也有“本土明白人”现身说法,让普法讲解既带“官方权威”又有“邻里温度”。

2025年以来,华容烟草普法志愿者在城乡人流密集区域累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32场次,开展跨部门联合普法行动15场次,面对面解答烟草相关法律问题咨询500余人次,推动法律宣传精准对接群众法治需求。

“地气”“云端”编织普法五线谱

(普法短视频截图)

“徐老板,您是否留意到近期我们在三封寺镇逐户发放并在显眼位置张贴的《致卷烟零售户的一封信》?”华容县局普法志愿者苏玉博走进“锡记商铺”,一边递上印有举报电话的宣传资料,一边与店主徐锡细致交流,“近期多地出现不法分子以‘低价促销’‘礼品兑换’等名义兜售假烟的诈骗套路,您发现异常请立即拨打12313举报热线。”华容县局在筑牢线下普法防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同步织密线上宣传网络。在岳阳烟草“先锋YYYC”视频号上线的普法短剧《守护成长・无烟青春》里,执法人员本色出演,将法律条文搬上镜头。剧中,专卖执法人员制止商户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情景引发共鸣,视频上线一周播放量近万次,收获“2000+”网友留言。网友“徐婵当观”留言“这件事做的好。”

华容县局深知基层普法需“接地气”,持续拓展“报纸专栏、政务公告栏、宣传页”等宣传渠道,让法治声音贴近群众生活。适时开设“烟草法治微课堂”,结合涉烟典型案例开展深度剖析;在县局办公楼、政务中心办事大厅、公告栏内设置烟草普法专区,对涉烟重要法律知识进行图文解读;利用“致零售客户的一封信”“致消费者的一封信”,针对涉烟热点向群众娓娓道来。为了搭乘“上云端”的潮流快车,华容县局新媒体专班以“指尖上的普法站”为定位,精心打造线上普法内容,聚焦“网络售烟暗语识别”“电子烟合规经营红线”“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责任”等社会关切热点,采用情景短剧、普法脱口秀、动画微课等流行传播形式,让晦涩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指尖上的小课堂。

华容县局“上云端”“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烟草法律知识正悄然嵌进华容城乡的日常肌理。今年以来,我局已累计向省市媒体投送普法稿件10篇,张贴公告100余份,发放信件1300余封,云端普法系列宣传累计覆盖人群超5000人次,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普法音符,交织成法治宣传的“和谐乐章”,共同奏响“法治为民”的主旋律。

下一步,华容县局将继续深耕基层法治“责任田”,在内容上求新、在渠道上拓面、在协作上增效,力争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民心,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岳阳篇章注入更坚实的华容烟草法治力量。

(通讯员:袁嘉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