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科技“显神通”巧解烟叶用工难

湖北来凤:科技“显神通”巧解烟叶用工难

来源:鲁网 2025-07-22 12: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烟叶是来凤县的主导产业,但常年面临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季节性用工缺口大的困境。以100亩烤烟种植为例,仅移栽和收割环节每天用工都需20余人,而全县烟农平均年龄已达58岁。

为有效化解用工难题,来凤县引导烟农购置新型农业机械,并投资建设“田间小火车”,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无人机“抢”烟叶 争分夺秒保收成

7月11日,在大河镇马家坝村烟叶基地,村民李碧云轻推遥控器手柄,一架载重50公斤的无人机迅速升空,不到2分钟便将烟叶从2公里外的田间精准运送至运输车上。

图为在大河镇马家坝村,无人机正在运送烟叶

45岁的李碧云拥有近20年烤烟种植经验,今年种植面积约80亩左右。土地平整、烟苗移栽、烟叶采收等环节用工需求量大,而村里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李碧云每年都为招工发愁。

“烟叶采收必须抢抓农时,尤其是关键窗口期。若未能及时采收,烤烟极易出现田间过熟影响烘烤和烟叶品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绝收。”李碧云说。以往,按炕次计价雇佣采烟工,常出现工人只采近处烟叶、嫌远处需肩挑费力而不愿采的情况,导致李碧云发现时,部分烟叶已因错过最佳采收期而枯黄,而采回家的烟叶也有一部分未达到成熟标准损失较重。若按天计酬,又存在部分工人效率低下、频繁休息的问题。

“李大姐,宜昌、万州等地的果农用无人机运输柑橘下山。你也可以试试无人机运烟叶。”7月1日,烤烟进入采收季,望着长势喜人的烟田,大河烟草站负责人彭鹏向李碧云提出建议。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次日,李碧云便前往恩施市,选购了一架最大载重100公斤的吊运无人机,并喊其儿子考了无人机操作证。

7月8日,李碧云开始使用无人机辅助采收作业。借助新设备,原本繁重的运输环节变得轻松高效,不到半天时间,一炕烟叶便全部采收完毕。李碧云算了一笔账:以往人工搬运采收鲜叶成本近600元一炕,加上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总费用早已超过购买无人机的投入。

图为烟农正在利用无人机运送烟叶

小火车便捷运烟 省时省力降成本

7月15日,在绿水镇香沟村雪茄烟叶种植基地,20余名村民正在田间忙碌。他们将装满雪茄烟叶的16个专用筐装上“田间小火车”,随着引擎启动,小火车沿着铺设好的铁轨,平稳地将烟叶运送至基地中心的晾烟房。

“每筐约500公斤,如果用人工搬运这些烟叶,至少需要16个壮劳力。”村民谭平科介绍。他今年种植了100亩雪茄烟叶,仅使用小火车运送肥料一项,就节约人工成本1000余元。

去年,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卷烟厂与来凤县合作,在香沟村共建320亩雪茄烟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土地集中连片,晾晒房位于中心位置,道路呈辐射状延伸。利用这一布局优势,来凤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基地铺设专用铁轨,引入轨道运输车,有效解决种植户的运输难题。无论是移栽时运送肥料入库,还是采收时运送烟叶至晾晒房,小火车都大显身手,每天可为基地节约用工50余人次。

“这种田间轨道运输车载重能力强、装卸便捷,能显著提升运输效率,节约大量时间成本。”来凤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县已在绿水镇香沟村、旧司镇岩峰窝村、漫水乡三坝村三个雪茄烟种植示范基地铺设总计4公里的轨道,购置了5台轨道运输车。

图为在绿水镇香沟村雪茄烟叶种植基地,村民正通过小火车运输雪茄烟叶

起垄机高效作业 助力标准化种植

7月12日,在旧司镇板沙界村,村民吴汉周正操作起垄机在田土里作业,为后续的蔬菜轮作做准备。

吴汉周从16岁开始种烟,深知人工起垄的艰辛,每年都累得腰酸背痛。今年,他在旧司镇流转80亩荒地用于种植烤烟。仅靠人力起垄,显然难以完成。而聘请经验丰富的起垄能手也非易事,吴汉周一度为此发愁。

“老吴,起垄机效率高、质量好,你也买一台吧!”4月3日,烟叶技术员代文考带着吴汉周前往革勒车镇,参观种烟大户曾兵使用起垄机作业的现场。目睹起垄机高效、精准的作业效果后,吴汉周当即决定购置一台。80亩烟田的起垄工作,不到2天便高质量完成,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垄体笔直、均匀、深度达标,种植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图为烟技员正在指导烟农吴汉周使用起垄机作业

无人机、小火车、起垄机等“新农具”的推广应用,有效破解了来凤县烟叶产业面临的季节性用工短缺难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烟农持续稳定增收,为来凤县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吴江、陈冬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