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2025年7月18-20日,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的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3: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2日电 2025年7月18-20日,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的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肿瘤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工作者齐聚珠江之畔,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深度融合、共绘肿瘤防治新蓝图。

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共同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广东省抗癌协会、广西抗癌协会、海南省抗癌协会、港澳抗癌协会及CACA相关委员会、专委会共同承办。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抗癌协会过去七年间的努力与成果,以"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结大果"等17项工作为重点,协会秉持"肿瘤防治 赢在整合"的核心理念,近期提出了"合纵连横、纵横交错、整合推进"的路径,聚焦"立地顶天""互赢望远"两大战略方向,在学术研究、行业规范、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中国肿瘤学领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特别谈到,协会将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已推出整合医学赋五个篇章,提出医学十大思维方式。本次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着重倡导"机制疗效、询证实践"的前沿理念,为整合肿瘤学的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坚实的理论基础。

广东省卫健委汪洪滨副主任指出,一直以来,广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中国抗癌协会近年来积极推动"整合医学"理念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发展,整合基础研究、临床诊疗、预防康复与人文关怀等资源,为提升国家肿瘤防治水平开辟了新的路径。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推动华南地区的整合肿瘤学加快形成百花齐放、共同进步的发展新局面,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肿瘤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齐鲁制药销售总公司总经理田勇表示,齐鲁制药深耕医药领域40年,已经成长为具备研发深度与产业广度的国际化药企。未来,齐鲁制药将继续加强协同创新,携手中国抗癌协会加速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以整合创新之力,共同推动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

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主持。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肿瘤医院朴浩哲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主持第一时段的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作《鼻咽癌免疫治疗时代》主旨报告。他分享了团队在鼻咽癌防治领域取得的系列里程碑式突破,建立了"增效减毒"为核心的创新理论体系,将鼻咽癌五年生存率从传统放疗时代的不足45%提升至超过90%的历程。如今,他引领鼻咽癌诊疗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并提出"要让鼻咽癌成为历史"这一终极目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作《临床问题为导向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创新》主旨报告。他针对消化肿瘤免疫治疗原发耐药的困境,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肿瘤抗原为核心的增效理论以及靶向免疫耐受微环境的策略,建立了消化肿瘤的免疫中国方案,首创表观遗传抑制剂、肠道活菌等新型免疫联合疗法。

香港城市大学杨梦甦教授作《肿瘤液体活检:前景与挑战》主旨报告。他分享了液体活检在肿瘤筛查、诊断和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比较了ctDNA、循环肿瘤细胞等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系统性介绍了团队在液体活检技术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肿瘤液体活检具有广阔前景,可为肿瘤精准诊断、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提供指导。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功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平教授主持第二环节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作《骨盆环肿瘤外科治疗的进步——中国的贡献》主旨报告。他针对骨盆肿瘤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等问题,领衔建立了骨盆肿瘤精准切除与功能重建手术的"中国方案",而其团队在包括3D打印人工骶骨假体置换术等系列创新研究,协助攻克骨盆肿瘤术后结构重建的世界性难题,推动了中国骨肿瘤治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作《结直肠外科创新与质量控制》主旨报告。他从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和现状出发,分享了从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平台器械等维度进行外科创新的心得与经验。另外,他也强调了外科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外科质控的核心要素和潜在挑战,分享了提升外科手术质量的关键策略。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勇教授作《溶瘤痘苗病毒改造策略及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实体瘤机制解析》主旨报告。他基于膀胱癌免疫治疗疗效欠佳的临床问题,分享了其团队对痘苗病毒载体的创新性改造使其靶向能力及安全性显著提升,并深入解析了溶瘤病毒协同增效免疫治疗的分子机制。

海南省肿瘤医院余书勇教授作《自贸港政策驱动下海南肿瘤医疗发展与实践》主旨报告。他系统分析了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先进设备"先行先试"、国际医疗专家执业"绿色通道"、惠民保障等新政策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他提出,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的新形势和新机遇下,医疗工作者应结合地区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特点,有序推动肿瘤筛查与防治工作,打造海南肿瘤防治新格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靖南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国文教授主持第三环节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军强教授作《肉瘤复发、转移的早期监测》主旨报告。他针对肉瘤分子异质性强、缺乏有效监测标志物的难题,分享了其创新性建立的基于ctDNA的MRD精准监测体系,有效实现微小残留病灶的动态追踪以及疾病复发的提前预警。他进一步表示,该技术突破传统影像学手段的局限性,有望推动我国肉瘤个体化诊疗进入液态活检时代。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崔久嵬教授作《肿瘤相关肌肉减少症影响因素及诊治策略研究》主旨报告。她系统性介绍了肿瘤相关肌肉减少症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和有效治疗方案,分享了其团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相关肌少症精准评估标准,实现了易推广的肿瘤相关肌少症精准分型,研究成果被写入多项国际指南。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王西墨教授作《自然腔隙免疫生态与腹膜肿瘤》主旨报告。针对腹部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王西墨教授提出了腹膜转移的"种子-土壤-气候"三维理论体系,强调腹腔免疫微环境("气候")调控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其团队基于此开发的腹腔内靶向干预策略。同时,他也展望了该自然腔隙免疫生态交互理念将进一步重构腹部肿瘤防治的新策略。

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作《症状管理与癌症康复》主旨报告。他从癌症康复的底层逻辑出发,提出局部康复、身心康复、肿瘤"三防"理念,通过系统的全程症状管理、个体化及综合干预,将肿瘤康复更好地转化为临床实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会同期设立众多专题学术分会场,覆盖肿瘤防治全链条,呈现最前沿的诊疗策略与研究成果。各分会场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技术演示等多元形式,有力推动了多学科诊疗理念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肿瘤防治的规范化与精准化进程,为肿瘤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作为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7+1"办会模式区域防控的第四站,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15个专题分会场,聚焦"机制疗效,询证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构建了层次丰富、互动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了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抗癌智慧与力量,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聚智赋能,聚识创新。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