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隆德:绘就“山绿民富”新画卷

宁夏隆德:绘就“山绿民富”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1: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突破口,宁夏隆德县全面统筹推进“三绿”工程,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激活林地“四库”功能,走出了一条“山绿”与“民富”互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隆德这片浸润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土地,山林间郁郁葱葱的树木连绵起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日益凸显。隆德县全力推动林草资源提质增效,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达35.43万亩,村庄道路绿化272公里,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道绿色风景线。同时,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森林抚育项目,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95万亩、森林抚育4.5万亩,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在黄河“几字弯”隆德攻坚战中,积极推进“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计划实施面积10.05万亩,目前已完成中幼林抚育3.84万亩。如今,隆德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7.22%,植被盖度达到89.37%,森林年均截留降水超过4000万立方米,为生态环境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为守护好生态底色,隆德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确保每一片森林都有人管、有人护。同时,深化“林长+检察长+警长”协同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强大的管护合力。在森林防火方面,通过设置防火检查站、视频监控,实现森林火情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并打破地域界限,与周边五县一局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林下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隆德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林间养+林上采+林中游”产业,建成千亩林药间作基地12个,林下中药材面积将达27.5万亩,种植产值预计超3.5亿元;培育特色林产品加工产业,引进企业发展沙棘、山桃山杏深加工;构建立体生态复合体,年均养殖林鸡15万只、林蜂0.8万箱;推进森林康养与文旅融合,培育特色旅游康养企业5家,年均吸引游客5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00万元。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激活生态价值的关键。隆德县深入推进林地“三权分置”,完成山林地确权62.5万亩,确权率超95%,真正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积极探索林地流转模式,累计流转和经营林地超10万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设立500万元政府回购基金,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探索“林权+”融资担保路径,破解林农林企资金难题,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此外,试点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将38万亩生态资源打包开发新CCER造林碳汇项目,实现预售交易100万元,迈出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重要一步。

隆德县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如今的隆德,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百姓的钱包也更鼓了。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