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来自东盟成员国和观察员东帝汶的19家媒体的20余位资深媒体人士齐聚中国香港,开启为期6日的媒体能力拓展研习班。中国日报亚太分社的资深采编国际团队为参与研习班的媒体记者量身打造了精品课程,涵盖新闻现场实战技能分享、人工智能辅助内容创作、社交媒体运营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本次东盟国家媒体能力拓展研习班将专业授课与中国香港及深圳两地实地走访形式相结合,为东南亚主流媒体记者、网络达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气象的窗口。
参加多媒体培训课程
15日下午,东盟媒体能力拓展研习班的学员在导师带领下对摄影设备、手机拍摄、脚本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多媒体制作主任罗伯特·琼斯为大家详细操作演示了包括口袋相机、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在内的不同拍摄设备并详细讲解了画面构图与取景技巧。课程结束后,大家依然意犹未尽,围绕拍摄设备热烈讨论,久久不愿离场。
参团的不少媒体记者经历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泰国故事新媒体平台编辑阿诗娜·蓬瓦信分享自己曾经是从事深度长文写作的记者,而在新媒体时代则必须适应潮流、积极转型。在秉承新闻素养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社交媒体用户的喜好。
人工智能在编辑部的应用,激起了来自东盟各国媒体人的热烈讨论。
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记者在讨论中提到各自国家媒体行业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作为采编工具以提升效率,但是创意构思和事实核校还是需要由编辑来完成以确保新闻质量,这也是作为媒体专业从业者不可替代的价值。
实地走访港、深两地
首日授课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走访了香港、深圳两地,考察新闻传媒业和科技产业发展。
7月16日,学员们在香港先后到访数码港、中国日报亚太分社、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南华早报,对香港的科技、立法以及媒体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
菲律宾华韵传媒首席执行官兼自媒体人蔡尚君告诉中国日报记者,他第一次来香港是九岁的时候。他一直觉得香港是个有趣的地方,在这里能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
7月17日,学员们在深圳参访了比亚迪深圳总部、优必选科技公司、深能环保南山能源生态园、大疆旗舰店,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活力,触摸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与脉搏。
泰国汽车生活新闻编辑陈浩在比亚迪总部报道了许多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内容,他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海外也有很高知名度。比亚迪甚至在泰国开设了工厂,本次研习一定能让他给泰国读者带回优质的汽车新闻。越南通讯社记者段明英同样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越南街头也能经常看到新能源汽车。
在本次研习班的最后一日,学员们和凤凰卫视、小红书平台的专业人士分享社交媒体生态、发展状况,讨论如何制定精准的运营策略、优化内容分发,并提升受众触达效果。同时,学员们将这几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所见所闻收集整理,以短视频和文字稿件的形式进行分组展示,并分享研习班的收获。
来自东帝汶的雅各布·西门尼斯说,东帝汶今年十月会正式加入东盟,能作为东帝汶的代表参与这次东盟媒体能力拓展研习班让他感到十分荣幸。在旅程中大家还跟他一起庆祝了生日,让他感到非常温暖。虽然家人在千里之外,但是参与到研习班活动中的各位在他的心目中就像家人一样。
本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旨在帮助东盟国家提升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双方业务、人员交流,增进东盟国家媒体和公众对华正确认知。
文字/ 郭欣然
图片/ 邓永安、林宇翔、郑尔奇
编辑/ 张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