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曙光·理韵”支教团满怀着热情与激昂走进了雅安市上坝路社区,在此与社区携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假支教活动。“曙光支教团”是一支已成立有17年的支教团队,该支教团多年来坚持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与温暖,获赠“用爱心点亮丘区儿童的大学梦”锦旗,也曾入选人民网强国社区“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暑假社会实践专项活动100强团队。“曙光·理韵”是“曙光支教团”在2025年暑假的支教小分队之一,主要前往雅安市上坝路社区进行支教活动。“曙光·理韵”于7月12日进行开营,共支教5天,于7月16日结营。
开营——欢乐初聚,游戏破冰。12日早上9:00,“曙光·理韵”支教团的开营仪式拉开了帷幕。队长通过播放视频以及讲述一些小故事的方式,向小朋友们简单地介绍了曙光支教团的发展历程,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团队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便是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互相自我介绍的环节。这个过程充满了温馨与趣味,志愿者们用亲切的话语,小朋友们则带着些许羞涩但又充满好奇的态度,彼此分享着自己的基本情况,双方也因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紧接着,所有的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共同参与了数字炸弹、逛三园等趣味游戏,以此来打破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进行破冰之旅。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双方之间那原本存在的名为“陌生”的壁垒成功被打破,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开启了充满智慧的童心之旅。
图 1开营啦!
教学——寓教于乐,展理学儿风采。本次支教活动,“曙光·理韵”支教团始终坚持以“趣探科学,启智童心”为宗旨,设计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思维、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全方面发展的课程。
“曙光·理韵”支教团主要是由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的同学们组成的,因此,本次支教志愿者们设计了较多科普课堂,如“AI科普小课堂”、“豆芽的生长”、“土壤中的化学”、“水的魔力”、“认识几何图形”、“化学小实验”、“数字华容道”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小朋友们对日益盛行人工智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加本质的认识,对深奥的数学知识有了另外的理解……同时,这些课程也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理学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科学和换位的思维。
图 2左上到右下依次为:一起玩游戏(头脑风波)、纸杯风车、化学小实验、玩小游戏(动起来)
除了科普课堂外,传统文化也是支教团教学的重点。支教团的志愿者们设计了“茶的简介”、“拓染”“扎染”“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等等课程。这些有趣的课程让小朋友们明白了中国品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行为,更是文化象征;培养了小朋友们创新的思维;让那些古老的技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里播下了热爱文化、传承文化的种子。
图 3是扎染啊 !
为助力小朋友实现全面发展,支教团队精心设计并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涵盖体育、音乐、游戏、摄影及红色故事讲解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锻炼了他们的肢体协调性与耐力,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意识与规则观念,打开了他们观察世界的新窗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加深了他们对生活与家乡的热爱,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国爱党、勇于担当的种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从体魄锻炼、审美培养到精神塑造,多维度助力孩子们的成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 4运动一下
结营——温情告别,扬帆起航。7月16日,“曙光·理韵”支教团顺利结营,为本次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自开营以来,支教团始终秉持“趣探科学,启智童心”的宗旨,围绕知识传授、素质培养与价值引导,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教学体验。在上完最后一堂课后,志愿者们拿出了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奖状及礼物,看见这些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询问是否本次支教即将结束,听到这些询问,所有人都带上了些许离别的伤感。但结营不是终点,而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新起点。
图 5再见
此次“曙光·理韵”支教团的支教工作圆满落幕,期间收获颇丰。志愿者们在克服教学挑战、适应炎热环境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教育意义的理解,锤炼了责任担当与实践能力,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强大力量,也更坚定了用知识服务社会的信念。支教虽暂告一段落,但这份因教育而结下的情谊与影响将持续延续。曙光支教团将把此次经验化为前行的动力,持续深耕公益教育领域,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光芒与成长的温暖,让教育的星火不断传递,照亮更多梦想的征程,实现“曙光”带去曙光。(作者:都馨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