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合群村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的学子们,正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学的方式,上着一堂别开生面的“财商+反诈”启蒙课。这场专为乡村儿童设计的金融教育,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们对“钱”的认知,也筑起了一道守护成长的安全防线。
财商启蒙环节,支教团成员跳出枯燥的知识灌输,以“货币演变史”为脉络,通过讲述从贝壳到人民币的变迁故事,结合“人民币上的风景”等细节,让抽象的货币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财经知识的兴趣。随后,在“我的消费小智慧”互动中,孩子们踊跃分享消费想法,队员们顺势引导,通过对比“需要”与“想要”,帮助孩子们区分消费优先级。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积少成多”的道理,更主动提出要当“家庭小会计”,有意识地规划日常开支,初步展现出“理财小能手”的潜质。
图为支教团成员讲解货币与消费知识 陈彦羽摄
“刷单能赚零花钱?这是真的吗?”反诈课堂上,支教团成员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一开场就引爆了全场。当剧中“骗子”用小恩小惠诱骗“受害者”时,台下孩子们从疑惑转为齐声高喊“这是陷阱!”光会“识骗”还不够,更要学会 “防骗”。实践团成员们将防范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并结合动画短片中的真实案例,帮助孩子们迅速掌握“三不原则”——不透露信息、不点击链接、不独自做决定。分享环节中,孩子们语气坚定:“我会像保护玩具一样保护我的身份证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警惕,金融安全的种子已在他们心间悄然扎根。
图为支教团成员讲解理财知识 杨丹妮摄
这场“七彩假期”里的金融启蒙,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温暖相遇。对合群村的孩子们来说,它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扇窗——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钱该怎么花”,在情景剧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埋下理性与安全的伏笔。对湖财学子而言,这是一场“学以致用”的实践:把课本上的金融知识转化为孩子能懂的语言,将专业优势变成反哺乡村的力量,让“厚生”在泥土里生根。
未来,“七彩假期”支教团将继续深耕乡村儿童金融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设计更精准的课程体系——比如为低年级孩子开发“钱币绘本”,为高年级孩子开设“小额储蓄实践”。用专业的力量,把财经智慧与安全意识编织成一张守护网,让乡村孩子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少年强则乡村强”的长远动能。 (通讯员 欧妍茜 刘一臻 肖平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