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西华师范大10名研究生组成的“绿阆科韵·童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在阆中市神隍垭村成功举办了以“安全护航暑期,文明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成长赋能计划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乡村青少年安全教育、科学素养提升和生态保护理念培育,通过多元化课程体系,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实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暑期“必修课”。
安全教育: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活动伊始,团队将安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针对暑期溺水、拐骗事故高发的情况,开展了专项教育活动。在防溺水教育环节,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防溺水 “六不准” 原则,并结合真实案例,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危害。不仅如此,团队成员还现场示范了溺水自救的规范动作,包括保持镇静、仰面漂浮、缓速划水等,并组织青少年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他们切实掌握自救技能。一位参与演练的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溺水时不能慌乱!”
在防拐骗教育方面,团队通过播放宣传教育片、解析常见拐骗话术与手段,开展知识竞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对拐骗行为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知识问答环节气氛热烈,青少年们积极参与,在巩固防溺水知识的同时,也将安全观念深深扎根于心。模拟拐骗场景时,孩子们机智应对,成功识破 “坏人” 的计谋,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图为志愿者讲解安全知识。许晓艺 供图
科学探索:点燃科学求知热情
科学教育环节以“魔法化学”为主题,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探索热情。团队成员引导青少年自制实验器材,并在操作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原理。例如,通过分层填充纱布、活性炭、石子等材料制作简易净水器,让青少年直观了解污水过滤的原理。在 “自制灭火器” 实验中,青少年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利用白醋与小苏打的化学反应模拟灭火过程,深刻理解了酸碱反应的科学本质。这些实验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孩子好奇地询问:“老师,还有哪些东西放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反应呀?” 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望。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科学实验。田华玮 供图
生态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教育紧扣时代主题,以“小切口”展现“大生态”。团队通过展示阆中古城新老照片对比和古树名木影像,直观呈现了生态修复的成果,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后播放的主题视频,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结合“两山”理论以及塞罕坝精神等案例,团队清晰展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青少年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并郑重写下个人环保承诺卡片,在“守护绿水青山”主题横幅上签名,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有学生表示:“以后我会提醒爸爸妈妈少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为保护环境出份力。”
图为团队成员为青少年们讲解生态文明知识。许晓艺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构建起“安全筑基、科学启智、生态铸魂”的育人体系,将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乡村教育动能。正如团队指导老师所说:“我们希望通过可触摸、可参与的实践,让安全意识、科学思维和环保理念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隐形翅膀’。”这种“接地气”的育人模式,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更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图为团队成员和小朋友合影留念。许晓艺 供图
(通讯员:“绿阆科韵 童筑未来”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