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聚力赋乡村振兴,体教融合绘健康中国

五体聚力赋乡村振兴,体教融合绘健康中国

来源:鲁网 2025-07-21 14: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南昌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绘彩”社会实践队赴万载县仙源乡开展“信仰筑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南昌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绘彩”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前往江西万载仙源乡,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提升国民体质健康为核心,通过体质检测、体育支教及体育活动情况调研等一系列举措,旨在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并探索体育支教的新路径。

聚焦健康乡村,创新体质监测

2025年4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三项健康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针对仙源乡健康服务短板,实践队队员刘生闱创新采用”问卷+实测+访谈”三位一体模式,深入民户,开展体育调研与青少年、中老年群体的体质监测工作。

在问卷调查阶段,实践队员为中老年群体定制适老化问卷,探究其日常生活、运动习惯和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分析银发族健身模式和周边体育设施现状。此外,队员对中老年人进行包括血压、心率、体脂率在内的身体机能测试,收集精确数据以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健身计划奠定基础。

在实测环节,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多项体质测试,含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对于检测结果,实践队员张璟和王湘香结合孩子们的个人身体状况,在运动处方方面给出个性化建议。在访谈环节,实践队员赵磊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在《红旗》报社旧址进行运动前的热身

实践队员深入民户为中老年人群开展体质检测--称体重

注入健康动能,弘扬体育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践队组织开展了一场以“体质健康推动健康乡村建设”为主题的体育交流活动,与当地居民携手,共同举办仙源乡“村 BA”篮球交流赛和气排球交流赛。

比赛间隙,实践队员向村民分享篮球运球、气排球发球等实用技巧,实践队员章翀向村民们讲解了运动中常见的肌肉拉伤预防和赛后恢复知识,让大家在享受竞技乐趣的同时,掌握科学运动的门道。

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气排球交流赛

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村BA”篮球交流赛

实践队员们教授孩子们垫排球

实践队员们教授孩子们反手正面掷飞盘

这场体育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高校与乡村在体育技能上的切磋,更是双方携手推动健康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深化学科实践,赋能体教融合

“体育绘彩”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的赋能工作中。实践队走进仙源初级中学,与该校体育教师围绕“乡村学校体育教学需求与发展路径”开展体育教研交流会并观摩体育教学微课。

会上,仙源初中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提及在多元学情中平衡教学进度的探索。实践队队员张家铭结合前期调研发现的青少年运动习惯特点,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技能传授难点等问题进行交流。

仙源初中郭老师以“立定跳远”为主题呈现了一堂体育微课,通过游戏化设计带动学生全员参与。课后,双方聚焦教学设计、技能传授等细节深入研讨,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郭老师则分享一线教学中的落地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的研讨成果。

在仙源初中开展体育教研交流会

实践队员观摩体育教学微课

构建趣启课堂,培育体健素养

对于乡村孩子而言,体育课堂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更能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和团队精神。为此,实践队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了趣味体育课程。通过讲解和演示,向仙源乡孩子普及了科学热身、运动防护及损伤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

随后,队员们分组开展飞盘传接、足球传控、篮球投篮、排球垫球等专项技能教学。让他们在追逐与传递间直观感受团队协作的快乐与体育运动的魅力。

运动之余,活动进入益智环节。沙画与棋类活动中演着无声的思维碰撞,实践队员们将“体健”与“智趣”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不仅传授运动技能与游戏方法,更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

实践队员们指导孩子们下飞行棋

实践队员带领为孩子们进行运动前热身

实践队队长闻昱杰提到,当“健康中国”的蓝图铺展到乡野,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召唤着青年,南昌大学学子用体育实践写下了属于他们的注脚。从校园到乡野,实践队员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诠释担当。以体育为媒,他们在仙源乡播撒的是健康理念,传承的是责任担当,更让体育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 “育少年、强体魄、兴乡村” 的多重价值。(供稿:赖扬林 李红缘 章文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