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鲁桂携手共育新苗
跨越山海,情系乡村。2025年7月19日,威海职业学院“石榴籽”推普青年志愿团远赴广西忻城县洪渡镇马蹄小学,通过深入研讨优化推普教学方案,并与该校正式共建“推普助乡实践基地”,为持续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搭建长效平台。
精准施策,量身定制课程润物无声
抵达马蹄小学后,志愿团核心成员第一时间与蓝校长开展专题研讨。蓝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情况,全校总共有146名学生,其多为留守儿童,暑期留校学生40人。他坦言,孩子们普遍活泼好动,普通话基础薄弱,但对新知识充满渴望。
基于蓝校长的反馈和实地学情观察,志愿团迅速优化教学策略,提出了 “从玩中学,学中玩”的核心教学策略,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深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与创新实践。并最终敲定以 “经典剧场”、“笔墨互动”、“艺创融合” 三大特色板块为主体,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显著减少枯燥理论讲授,增加趣味性强、动手实践丰富的课堂内容。
与马蹄小学校长进行会议研讨
共建基地,打造长效推普平台
此次研讨交流成果丰硕,蓝校长对志愿团结合普通话推广与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精准契合乡村儿童学习特点和兴趣点。
在前期充分沟通和此次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双方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签约仪式,威海职业学院“石榴籽”推普青年志愿团推普助乡实践基地正式在马蹄镇小学挂牌成立。该基地旨在依托威海职院的青年人才和教学资源,在马蹄小学及红渡镇深入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的普通话推广活动,促进鲁桂两地文化交流互鉴,为乡村文化振兴和青少年语言能力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成立推普助乡实践基地
青春赋能,播撒文化传承种子
威海职业学院“石榴籽”志愿团与马蹄镇小学的携手共建,是高校青年力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生动实践。“推普助乡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当地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语言文化之窗,也为深化鲁桂协作、赋能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未来有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于此,让普通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袤乡村焕发勃勃生机。(李海洋 吴静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