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脉 绽放非遗光彩——黑水县“尔库”农耕文化节精彩上演

传承农耕文脉 绽放非遗光彩——黑水县“尔库”农耕文化节精彩上演

来源:鲁网 2025-07-18 16: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7月18日,黑水县举办“传承农耕文化·感受非遗魅力”2025年“尔库”农耕文化节。本次活动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围绕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展现黑水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担当。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一员,黑水县近年来以非遗为纽带,将农耕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本次文化节精心策划三个篇章,生动诠释农耕文明与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第一篇章祈岁,展示了当地群众以传统煨桑方式祈求风调雨顺,这一古老礼仪不仅传承了黑水人对自然的敬畏,更呼应全县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强调的生态智慧。第二篇章耕道,聚焦农耕全过程,《德德纳玛》《知色》歌舞以鲜活舞姿再现背粮赶路、田间礼让等场景,歌声中饱含劳动智慧,这正是黑水县非遗进校园成果的缩影。第三篇章匠心,歌舞表演悠扬婉转,阿尔麦服装秀绚丽多彩,青少年非遗传承秀则展现了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唱《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出了各族群众的感恩之情,彰显了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的凝聚力。整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资源的集中展示,更是黑水县文化传承“活”起来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作为活动举办地的知木林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等非遗的传承地,知木林镇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大量“小小非遗传承人”。同时,也依托优良的生态禀赋、良好的产业基础,以生态休闲农业为抓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一系列特色农旅产品、文旅产品,围绕黑水县核桃种植、色湾藏香猪、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养殖和对阿尔麦多声部民歌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成功创建了“阿坝州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是推进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此次文化节的举办,是黑水县文化传承“活”起来、乡村振兴“跑”得快的直接体现,不仅集中展示了当地农耕与非遗资源,更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培育文化人才、促进农文旅融合,激活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彰显了在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中的黑水文化担当。下一步,黑水县将锚定东北精品文化旅游定位,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冰川彩林旅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内生动力”,将非遗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走出一条具有黑水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