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粒启新生”实践团赴安庆市大观区“三下乡”

安徽医科大学“粒启新生”实践团赴安庆市大观区“三下乡”

来源:鲁网 2025-07-18 15: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1日至15日,安徽医科大学“粒启新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在海口镇人民政府和镇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融合红色教育、健康科普与乡村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体悟革命精神,赋能乡村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海口镇中心卫生院的合影

追寻红色印记,筑牢信仰之基

7月11日至13日,团队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壮烈史诗,团队成员们学习新中国的革命史和安庆发展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与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赤诚,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奉献精神,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理想信念。在独秀园,青年学子们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回响在革命先辈求索之地和每一位团员心中,提醒着团员们牢记使命、锐意进取,要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重温入团誓词

开展健康义诊,科普防治知识

7月12日至15日,团队在海口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义诊与科普宣教活动。团队邀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纪冬梅主任医师、神经外科肖瑾主任医师、内分泌科章诗琪副主任医师等专家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服务,并发放健康科普资料与防暑防蚊药品。随后,团队深入海口镇培文村开展心肺复苏与慢性病防治宣教活动,将健康知识送至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在中共大观区委宣传部和团大观区委的支持下,团队成员走进大观区“暑期益课堂”化身“健康讲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为孩子们普及健康口腔和视力防护相关知识,并带领小朋友们通过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奥秘,激发科学兴趣。

图为实践团指导老师纪冬梅为海口镇居民解答健康问题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观区“暑期益课堂”带领孩子探索微观世界奥秘

深入乡村一线,探寻振兴路径

7月14日上午,团队走进大观区海口镇培文村,实地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团队考察村集体特色瓜蒌种植基地,向基地负责人详细询问瓜蒌的生长周期、适宜气候土壤条件、优良品种特性、药用与经济价值等关键要素,深刻理解特色种植业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增收致富的振兴实践。在驻村干部和村委委员的带领下,团队慰问当地乡村振兴“监测户”,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人口、身体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认真倾听其当前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并了解当地政府提供的针对性帮扶措施。7月15日,团队来到“微笑江豚村”海口镇镇江村,在安庆市委组织部派驻镇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参观村史馆,了解镇江村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图景。在安庆西江江豚迁地保护中心,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江豚的生活习性、种群现状及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在江边观测点,团队成员们近距离观察到江豚游动、跃出水面的灵动姿态,更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培文村瓜蒌基地

图为实践团成员查看村民手术切口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此次安庆之行,“粒启新生” 实践团始终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追寻红色根脉中坚定信仰,在服务基层健康中锤炼仁心,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体察国情,在科普教育中播撒希望。通过镇江村的生态实践探访,队员们更深刻感悟到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立志传承红色基因,精进医术仁心,努力成长为守护人民健康、服务国家发展的 “大国良医”,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供稿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张宁 孙晓婧 万星煜 刘天睿 邓棋骏 胡乐敏 张宁 孙晓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