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坐标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强调“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这一表述,不仅是对城市工作的阶段性部署,更锚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路径。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当时,我国城镇化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要“跑”出加速度的背景之下,提出由“外”向“内”的转变,是对发展动力的深刻思考,彰显了洞悉规律基础上的前瞻布局。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城镇化发展速度、城市发展方式都迈入新的阶段,人们对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品质生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审时度势,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也就更加迫切,“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建设目标也更加符合现代化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向。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是要在科学划定的开发边界内,以集约高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内部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可持续路径的探索,都绕不开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关系的问题。
存量是已经形成的资产,如果任由其“沉睡”,就会影响资金循环与经济循环。盘活的前提是心中有数,充分掌握存量资产的历史、形态、权属等,然后打开思路,借助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径、新模式,让这些资产动起来,提高流转效率,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增量必须做优,不断提高增量要素投入标准,综合提升要素产出效能,推动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当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城市潜在生产力也将被有效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