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草’星辉 熠熠‘陕’光”实践队持续深入基层,分赴陕西延安、咸阳、宝鸡、安康等地。团队以“行走的大思政课”为载体,将专业实践融入基层服务,让中医药文化扎根乡村,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以专业之力激活中医药传承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用实际行动承载时代使命,让青春担当在服务家国需求中绽放光彩。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初心研学筑根基
实践队赴延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采用“互动化、分众化、对象化”方式,对红色基地在历史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服务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有效调研问卷313份,并根据调研结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提出4条细节建议,1条综合建议以及7条提议。
药韵飘香润童心 纯真稚梦寄远航
与咸阳市三原县东周儿童村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团队成员为儿童们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知识、用药小常识、正确用药方法等内容,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与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儿童们赠送学习用具200余件。在游戏互动环节,与他们谈心交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实践团将以“实践教育基地”为桥梁,持续深入志愿服务工作,并在“行走的大思政”中学思想、强党性,努力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野外见习学真知 田间地头飘药香
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走进宝鸡市太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党参、贝母、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技能,了解在中药材种植中的施肥、除草、用药以及中药材生长周期、种植成本、经济效益等知识,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等方面进行调研与分析,熟悉常用中药药用部位及太白县区域内大宗中药材产地,制作秦岭中医药科普视频20余份、药物标本50余份。
药学科普进乡村 实践服务助振兴
实践队走进安康市汉阴县松林村村委会、延安市黄陵县丁村村委会等地,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小课堂”活动10余次,制作中药产品100余件,激发村民及儿童对中医药的兴趣,传播中医药文化,共捐赠生活学习物资500余份;深入吴茱萸、透骨草种植基地,围绕药材种类特性、适宜土壤条件、田间精细化管理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讲解交流,针对产业提质增效、销售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助力农户增收;在乡镇卫生院双方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优化中药学教育深入探讨,共捐赠医疗物资300余份。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深度融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团在三秦大地上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深入基层,继续在“行走的课堂”中学深悟透真理原理,增长知识才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让本草之辉遍布黄土大地,让青春之火熠熠闪光!(李欣逸 李怡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