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7日,以“各族群众心连心 携手奋进共富路”为主题的2025年盐边县民族火把节在四川攀枝花盐边县火热举行,吸引当地各族群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游客齐聚一堂,共度这一盛大节日。
这场由盐边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格萨拉彝族乡等联合主办的盛会,在格萨拉彝族乡设主会场,红果彝族乡、温泉彝族乡设分会场,包含共富集市、朵洛荷表演、传统民俗竞技比赛、毕摩祈福送火、群众运动会、星空露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火把节作为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至今已沿袭逾千年,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狂欢节”。它承载着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是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7月16日,主会场活动在格萨拉彝族乡火把广场上演。活动现场,千名彝家姑娘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手撑金黄色的油伞,牵着方手帕巾,迈着轻盈的步伐从远远的半山走来,场景甚是壮观。这是本次主会场活动的重头戏——千人朵洛荷民俗表演。
“朵洛荷”是彝族女子集体表演的一种歌舞形式,也是彝族火把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语中“朵”(朵洛)即火的意思,“荷”即歌颂、歌唱之意。彝家姑娘们曼妙的身姿,舒缓而动的彩衣彩裙,尽情演绎出民族之美、文化之美,让在场的观众沉醉其中。
“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鼓劲声从观众席传来,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竞技场上。两位摔跤手相互抱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突然,一方被猛地扑倒在地,场上的气氛瞬间紧绷,而后又是一阵欢呼,大家为胜利者喝彩,也为失败者的顽强拼搏鼓掌。
另一侧的斗羊比赛同样精彩。“嘭 ——”两对弯曲而坚硬的羊角狠狠相撞、分开,又再次相撞,每一次碰撞都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几个回合下来,胜者高昂着头颅,威风凛凛,而败者则垂头丧气,黯然离场。喝彩声、欢呼声、助威声此起彼伏,趣味十足。
来自攀枝花市的游客廖女士是第二次来到盐边格萨拉参加火把节活动,她说:“为了参加火把节,我们昨天晚上就在露营基地露营了,环境非常好!盐边火把节活动比较原生态,今年活动还增加了相亲大会、农产品展销,越来越不错,后面还会再邀请朋友过来。”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盐边县民族火把节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携手奋进,共同迈向美好的共富路。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