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六院46台发动机护送天舟九号"货郎"去"天宫"

7月15日5时34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捷报再传!长征七号遥十火箭烈焰腾空,成功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向着中国空间站进发。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46台发动机护送天舟九号"货郎"去"天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17: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17日电(记者 赵磊)7月15日5时34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捷报再传!长征七号遥十火箭烈焰腾空,成功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向着中国空间站进发。此次发射中,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46台发动机全程护航,一如既往地以稳定可靠的动力输出,确保这趟 "太空快递" 精准送达。

据悉,护送天舟九号"货郎"的澎湃动力,源于六院打造的可靠"心脏"。长征七号火箭装备的10台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包括6台120吨级与4台18吨级推力发动机,在发射过程中接续轰鸣、稳定输出,将磅礴推力精准转化为火箭的冲天能量。与此同时,六院为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量身定制的空间推进系统同样不可或缺,36台高精度姿轨控发动机已准备就绪,将为飞船在轨姿态调整、轨道控制及最终与空间站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提供毫厘不差的动力保障。在研制过程中,六院团队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打造了智能化全流程生产体系,提升了发动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零部件精准、高效配送,缩短生产周期;使用精密装配工具及光学测量系统的协同作用,确保装配过程的精准调控,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反馈,为工艺优化和质量追溯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推进系统仍继续采用单层4贮箱布局,匹配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中国速度"。六院研发团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货舱结构进行了深度优化,显著提升了密封舱空间利用率与整体刚性,保障了为航天员运送更充足、更多样化的物资。

为确保任务成功,研制团队加强各项测试数据的判读,除与合格判据对比,还与各阶段测试数据及历次飞行数据进行比对,并采取联合判读方式,确保任何细微异常无所遁形,为每一次动力输出"零失误"构筑起智能化的坚固防线。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