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三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主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以“点亮未至之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名青年代表参与。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全国青联副秘书长董霞出席主论坛并致辞。联合国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保利埃、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线上致辞。
出席主论坛的还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学仁,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白本锋,全国青联国际部执行部长周际,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婷婷等。主论坛由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主持。
李路明表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青年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清华大学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入实施全球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希望各国青年代表们主动拥抱智能时代,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美美与共、相知相亲的灿烂篇章。
董霞表示,在这样一个呼唤以对话取代对抗、以交流超越隔阂的时代,各国青年携手推动文明创新、发展和互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们做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开拓者、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做人文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践行者。
费利佩·保利埃表示,当前世界处于快速变革的关键时期,希望青年代表们深入倾听、勇敢发声、慷慨合作,共同为创造更和平、公正、可持续的世界而努力。
常启德表示,青年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将由青年塑造,要依靠青年们跨越文化、学科和世代的连接能力。
常启德认为,青年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将由青年塑造。这不仅是依靠创新本身,而是依靠青年们跨越文化、学科和世代的连接能力,这种连接的精神正是联合国的核心所在。
青年代表阿茹赞(Aruzhan Mominbayeva)、阿曼(Amancio III Maliwat Melad)、牛立山等结合自身经历依次分享了在深圳、贵州、北京的实践成果。
7月9日,以“文明创新”“文明发展”“文明互鉴”为主题的分论坛依次举行。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执行院长何晓冬,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亚洲大学联盟秘书长刘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瑞克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第三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于6月29日在深圳开启,青年代表们在深圳和贵州开展实践后齐聚北京,在清华大学开展系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