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春华带队,厦门大学的师生们再次跨越2400余公里来到宁夏贺兰县,在黄河之畔,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并前后到县水务局、西夏嘉酿啤酒有限公司和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考察学习。
来自鹭江之滨的师生们沿着闽宁协作的足迹,将课堂搬到宁夏贺兰的黄河生态保护一线。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社博士生王安吉在研讨中提到:“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将治水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贺兰县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去年的时候,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名师生就曾来到贺兰县进行考察调研,并与贺兰县委人才办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此次研学也是校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把黄河岸边的思考带回鹭江水畔,让治水智慧成为社会实践的指南针,为闽宁协作注入青春动能。”
近年来,宁夏贺兰县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等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不断加大盐碱地资源开发、海鱼内陆养殖技术及先进渔机装备研发力度,极大地拓宽了食物来源渠道。目前,贺兰县的水产养殖品种已扩展到超过24种,引进高附加值名优品种11个。养殖水面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分别占银川市的79%和宁夏全区的36%。全县现有规模养殖企业24家,养殖户465户。通过池塘养殖、大水面增殖、工厂化养殖等方式,全县水产品亩均单产提高至1120公斤,是西北地区平均值的4.9倍以上,位居西北地区首位。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