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其背·回眸汉字》:古汉字研究学者黄波书法展在京开幕

《艮其背·回眸汉字》:古汉字研究学者黄波书法展在京开幕

来源:鲁网 2025-07-15 13: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 月 12 日上午,一场聚焦汉字文化基因的学术盛宴在北京崇德堂博物馆拉开帷幕。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学术支持,崇德堂博物馆与凯博睿智教育联合主办的“文字、文明与书教”学术交流会如期举行,同时,“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字根书法展也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由著名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黄波先生创意创作,集中展出其 90 余幅字根作品及 40 余幅创作精品。黄波先生以甲骨文“艮”字为灵感,溯源字根本意,贯通字族脉络,首次系统构建并展示“字根-字族”形意演化体系,深度解码汉字文明密码,让观众在古老字根的形意流转间,开启一场贯通古今的文明对话。

学术交流会上,十六位来自古文字学、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汉字与人文精神的当代传承展开深度探讨。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黄波先生剖析甲骨文字形中蕴藏的先民智慧,解读字形演变背后的哲学演进;教育专家强调深度识字对经典诠释的关键作用,呼吁激活文化元概念的生命力;书法艺术家现场演示笔墨实践中蕴含的“静定-平衡-气韵”三重修养,诠释汉字书写作为心性功夫的独特价值。与会学者倡议将“汉字人文功夫”体系化融入教育实践,让年轻一代在横竖撇捺间重拾文化根脉。

黄波先生是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字形意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并参与编写《甲骨文字典》。他致力于通过书法篆刻艺术探究汉字古形与初义,其书法融草于篆,厚重古雅;篆刻兼具书卷气与金石味。他提出“书法和文字互为表里,诗教和乐教互相生发”的教育理念,开设多门相关课程,将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相结合,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9 月 15 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七场汉字字根溯源讲座、篆书书法集训营等活动,诚邀各界人士莅临参观,共同见证汉字生命力在笔墨中的璀璨重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