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2日,浙江树人学院宸阳书院“守护者”实践小队赴浙江省舟山市蚂蚁岛开展实践活动。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以传承红色文化、守护海洋生态为使命,在为期三天的实践中深入探寻蚂蚁岛。蚂蚁岛位于我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隶属于舟山市普陀区。它距离著名的渔港沈家门约6.5海里,地理位置优越。岛屿面积仅约2.84平方公里,形似一只静卧海上的蚂蚁,故而得名。蚂蚁岛虽小,却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中国渔业之乡的一面旗帜”和“海上大寨”。
军魂·红色音浪凝聚强军记忆
走进《军港之夜》作曲家马金星的创作小屋,就能听见老式录音机里传来的旋律。初版旋律夹杂着海鸥鸣叫,仿佛带我们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队员们参观展台内的歌曲创作手稿,随后观看《军港之夜》纪录影像,一起学唱这首直击人心的歌曲。
共富·首设公社破译共富密码
蚂蚁岛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广播室内,实践队员亲手转动老式广播旋钮,19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原声从木质喇叭中传出。进入会计室,队员们拨动算盘珠,感受数十年前劳动人民在此丰收的喜悦。
创业·艰苦奋斗谱写创业史诗
7月1日,实践团队在建党104周年这个特殊日子走进蚂蚁岛创业纪念馆。纪念馆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旧渔具静静陈列——破损的渔网、修补过无数次的蓑衣……每件展品都在诉说战风斗浪的往事。
历史·麻绳渔网沉淀蚂蚁历史
走进蚂蚁岛村史陈列馆,扑面而来的是海风混合着麻绳的独特气息。在“海岛织女”体验区,队员们尝试用传统工具编织渔网。玻璃展柜里,那盏著名的“创业油灯”旁,摆放着当年用12万斤草绳换来的第一台织网机。墙上展示了每一位建设三八海塘的巾帼英雄,给时间小弟的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在蚂蚁赚工分”互动区掀起了实践高潮。六位同学分组进行知识问答。关于蚂蚁岛历史的每一个答案,都让年轻学子对“勇争一流”的精神有了更深领悟。
精神·海塘防线诠释女性力量
在实地走访三八海塘时,队员们了解到:蚂蚁岛面积仅2.6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极其匮乏。为抵御风浪、围垦土地,岛上妇女们喊出了“男人捕鱼,女人筑塘”的豪迈口号。实践队员们在现存的海塘遗址看到的是当年妇女们用最原始的工具——扁担、畚箕和榔头,硬是靠肩挑手扛,在潮间带的滩涂上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队员们深深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道物理防线,更是蚂蚁岛妇女用坚韧和智慧铸就的精神丰碑。
宸阳书院的“青春护海·舟山记忆”实践团队于6月30日至7月2日走进浙江舟山的蚂蚁岛,作为“红色根脉与蓝色家园的守护者”,队员们在带队老师洪妤的带领下,深入体验了这座小岛的独特魅力。
此次暑期实践让团队深刻理解了蚂蚁岛从一个面临自然挑战的岛屿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战线学习典范的故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精神。通过沉浸式学习和创新性互动,青年学子们不仅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将这种海岛奋斗精神带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蚂蚁岛之行,既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洪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