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爱心你我他公益协会 红色七月缅怀先烈,铭记奉献,传承精神座谈会

临清市爱心你我他公益协会 红色七月缅怀先烈,铭记奉献,传承精神座谈会

来源:鲁网 2025-07-15 13: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七月的阳光炽热如炬,映照著华夏大地的红色印记。在这个承载著光荣与使命的月份,一场 “红色七月,缅怀先烈座谈会” 如期举行,数位曾为国家和人民挥洒热血、奉献青春的老兵齐聚一堂,他们的讲述如同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将人们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在场者深刻体会到今日和平与安宁的来之不易。

张殿宇老人的讲述,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关乎国家核威慑力量崛起的壮阔历史。作为原子弹参试部队的一员,他曾亲身经历原子弹爆炸试验。谈及当年的场景,老人的眼神中既有对那段岁月的敬畏,也有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自豪。“当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心中都揣著一股劲,那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再难再险也不怕。” 他回忆道,爆炸瞬间的强光与冲击波至今仍历历在目,而更让他难以忘怀的是,为了获取第一手试验数据,他们在辐射尚未完全消散时便冲向试验区域。尽管身体因此受到原子弹辐射,留下了诸多后遗症,但张殿宇从未有过丝毫抱怨。“能为国家的核事业出一份力,我这辈子值了。”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展现出老一辈科研和军事工作者为国家利益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秦思亭与王文华两位老兵,则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了对越反击战的烽火战场。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他们所在的部队面临著恶劣的作战环境和凶狠的敌人,但他们始终坚守阵地,勇于作战,展现出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秦思亭回忆起一次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子弹呼啸而过,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但没有人退缩。“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守住阵地,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身后就是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王文华接过话茬,讲述了他们在一次突袭任务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摧毁敌人的重要据点。正是凭借著这份英勇无畏,他们为战斗的胜利付出了英勇的贡献,秦思亭与王文华也因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荣获个人三等功。这份荣誉,是对他们英勇作战的最好见证,更是他们用热血与勇气铸就的丰碑。

杨岳岭虽未经历过核试验的惊心动魄和边境战场的枪林弹雨,但他在天津武警部队的岁月,同样充满了责任与担当。作为天津武警队部的退伍军人,他将青春奉献给了维护地方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业。在日常训练中,他刻苦钻研战术技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执行任务时,无论是处置突发事件,还是守护重要目标,他都始终冲在最前面。“武警部队是人民的守护者,我们的职责就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杨岳岭说道,他曾参与过多次安保任务和抢险救灾工作,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著 “人民武警为人民” 的誓言。

座谈会上,老兵们的讲述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著最动人的力量。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英雄。在这个红色的七月,我们缅怀先烈,更要铭记这些老兵们的奉献。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健康,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随后在场的人员观看了战争时期的战斗影片,看到当年的事迹和残酷影像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这些老兵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顽强意志,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以他们为榜样,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