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洪求卫走进安徽省芜湖县湾沚烟站,开启了与烟叶为伴的职业生涯。三十二载寒来暑往,他扎根基层沃土,以脚丈量烟田,以心服务烟农,在平凡岗位上用智慧与汗水践行使命,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奉献之歌。
深耕一线,做烟农贴心的 “勤务员”
从芜湖县到郎溪县,岗位几经调整,但洪求卫 “服务三农” 的初心始终未改。面对新区烟农多、技术基础薄弱的难题,他常说:“困难总会有,办法总比困难多。”2013年,他调任郎溪县红应服务部负责人,当时该服务部烟叶生产矛盾突出。作为领头人,他带头钻研技术标准,带领团队直面挑战,从生产细节入手逐项突破。经过数年深耕,服务部的烟叶生产管理水平逐年跃升,成为当地烟叶产业提质增效的标杆。
扎根一线的 11 年间,洪求卫始终以工作为重。即便在孩子高考的关键时期,他仍坚守烟叶生产前线,将对家人的牵挂深埋心底。“只要能帮烟农多增收一点,再辛苦都值。” 这份朴实的信念,支撑着他在助农致富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锐意创新,做产业发展的 “领航者”
在同事眼中,洪求卫是烟叶生产的 “活字典”—— 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大家遇到技术难题总第一个想到他。多年来,他总结的实用经验、改良的农机具,为烟叶产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他提出的 “烟叶移栽后浇灌二次提苗水” 技术建议被公司采纳,纳入生产技术体系并推广;针对用工难题,他耗时近3年试验改良小型挖沟机,2021年经公司现场会验证效果显著,当年即在服务部推广22台,覆盖作业面积 2000 余亩,经测算每亩节约成本60至80元,累计为烟农节省生产成本约14万元。
三十二载春华秋实,洪求卫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获评先进个人、技术落实到位奖、优秀服务部经理,荣获优秀创业者等称号。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烟叶事业的执着热爱,是对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的生动践行。
正如雷锋所说:“对待工作要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从普通烟农成长为烟叶生产管理行家,洪求卫始终如一颗坚韧的螺丝钉,牢牢铆在皖南烟叶产业一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皖南烟叶,马飞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