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始:村企“药”致富 振兴动能足

湖北建始:村企“药”致富 振兴动能足

来源:鲁网 2025-07-14 12: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仲夏时节,湖北省建始县桑园坝社区的药材加工厂内弥漫着沁人药香。宽敞的厂房里,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分拣、晾晒、切割药材,生产线忙碌而有序。

这座由闲置育苗工厂改造而成的药材加工厂,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见证着“社区+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结出的丰硕成果。

闲置厂房变“金窝窝” 资源盘活启新篇

(图为正在进行药材质量初步检查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 谭丽雯摄)

闲置厂房变身“金窝窝” 资源盘活启新篇

“你看我们社区,除了烟叶种得还行,其他像样的产业基本没有。大家伙儿都盼着能多几条增收的路子,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个头绪。”桑园坝社区李书记回忆道。

2023年,建始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工作队入驻后,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区闲置的育苗工厂占地广、设施全,具备改造升级的潜力。

如何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工作队与社区“两委”反复论证,结合当地气候适宜中药材生长的优势,将目光投向了中药材加工产业。“发展药材产业,既能发挥场地资源优势,又能就近解决村民就业,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驻村专班负责人黄照红说。

(图为晾晒的川牛膝薄片 谭丽雯供图)

经过多方考察,工作队帮助引进了拥有成熟技术和稳定销路的湖北省瑞生药业有限公司,探索出“社区+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社区提供改造后的厂房成为企业下设分厂,用于大面积药材晾晒、初步加工分拣和仓储。

订单牵线稳“钱途” 家门口产业拓“新路”

“我家也种了好几亩烟呢,现在还没到采烟的时候,趁这个时间,我来药厂上班,这一个月就能多挣千把块!”正在分拣药材的村民黄治秀笑容满面。像她这样在药厂务工的村民有20余人,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经过简单培训后迅速上手,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图为正在进行分拣药材的黄治秀 谭丽雯供图)

药材厂负责人李福海表示:“驻村工作队和村集体的支持力度很大,解决了我们关于场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协助我们建立了‘订单农业模式’。我们在其他地方的场地负责解决种植、精加工和销路问题,农户凭借耕种经验专心于药材的晾晒和初步加工分拣,既保证了药材基本品质,又让农户收入有保障。”

资源巧用提效益 产业振兴后劲足

走进社区的大棚区,一派繁忙景象:五六月晾晒药材,九至十一月晾晒烟叶,,“一棚多用”让闲置大棚全年“不打烊”。

通过错峰利用,大棚利用率从过去的50%提升至90%以上,药材产业作为新型农业,通过与建始县局的乡村振兴项目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

如今,改造后的药材加工厂已形成完整生产线,作为下设分厂的桑园坝厂分拣、清洗、切割、晾晒、仓储等环节设备齐全,日加工药材能力达接近2吨,订单覆盖湖北、重庆等周边省市。驻村工作队还计划引入烘干设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药材附加值。

(图为进行药材切割工作的工作人员 谭丽雯供图)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技术升级、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让药材产业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驻村工作队主任黄照红表示。桑园坝社区正探索“药材+旅游”模式,依托基地发展观光科普活动,让更多村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从闲置厂房到加工车间,从传统种植到订单农业,桑园坝社区通过村企合作,让药材产业在村里扎下了根。这不仅盘活了乡村资源,也给乡亲们带来了增收的新路子。(卢瑞琳 谭丽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