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枇杷,真像满树挂着金疙瘩!”暖风拂过新安江畔,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零售客户张松林站在自家果园里,指尖轻触枝头沉甸甸的金黄果实,笑容里满是踏实与满足。阳光穿过枝叶缝隙,照亮了他眼中映出的丰收之光。谁能想到,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几乎将他多年心血与生活希望一同冰封在绝望的寒冬里?
当时,张松林倾力照料的果园遭遇致命打击,一夜之间,枇杷凋零,枝头空荡。满园狼藉,损失惨重。市场滞销更如雪上加霜,一箱箱熟透的果实烂在地头,无人问津。生活的重担骤然压弯了脊梁,张松林一度深陷无力自拔的泥沼,在果园深处沉默踱步的身影,写满了对前路的迷茫。
就在张松林几乎要放弃果园、另寻生路之时,歙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党员们带着“徽映歙州·知行合一”的信念走进他的果园,更走进了他的心坎。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张松林愁云密布背后的深层困境:枇杷虽好,却苦于无稳定销售渠道,市场信息闭塞,丰收常变“丰愁”。
帮扶的春风,首先吹开了销售通路。歙县局(营销部)在辖区内多家零售终端精心开辟了助农专区,张松林家优质的“三潭枇杷”得以亮相当眼位置;同时,党员志愿者还协助他探索线上销售路径,尝试直播带货新模式,搭建起直通消费者的桥梁。当张松林第一次通过手机直播卖出自家枇杷时,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订单数字,他搓着粗糙的大手喃喃道:“这小小的屏幕,真成了咱家果园通向外头的大路!”
销售渠道铺就后,歙县局(营销部)的党员们并未止步。他们深知,唯有授人以渔,方可解长远之忧。他们不仅将种植专家请进张松林的果园,手把手教授疏果、套袋等精细管理技术,讲解病虫害防治要点,更在每年枇杷成熟的关键时节,组织党员志愿队伍深入田间。他们分组协作,从采摘、分拣到包装,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让枇杷抢“鲜”上市。志愿红在绿叶金果间跃动,汗水滴落泥土,也浇灌着希望。一位年轻党员擦着汗说:“这活儿不轻省,可看着张大哥眉头舒展了,手上沾点枇杷汁都是甜的。”党员们的汗水与热情,融化了张松林心头的冰层,点燃了重新耕耘的勇气。
如今,张松林已蜕变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和销售能人。他不仅将自家果园打理得生机盎然,更不忘带动邻里乡亲,时常主动分享经验,指导技术。每年枇杷飘香时,总能在零售终端的助农专区看到他忙碌送货的身影,饱满的“黄金果”带着露珠,整齐陈列于店堂醒目处,无声诉说着一段从凋零到重生的故事。
从霜打枝头到金果累累,张松林果园的十年变迁,映照的正是一个普通农家命运被“党建红”点亮的历程。这抹红,是党员志愿者俯身泥土的汗水,是零售终端助农专区的温暖灯光,更是党组织以行动践行“知行合一”的生动注脚。当“徽映歙州”的信念之光穿透产业困境的阴霾,新安江畔的每一颗“黄金果”,便不再只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而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党群同心浇灌出的、饱含温度与希望的“幸福果”。未来,无数个“张松林”的故事,将在党旗引领下继续生长、绵延、丰饶,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詹忆、童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