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雅医支队首日义诊记:麦香里的健康守护

长雅医支队首日义诊记:麦香里的健康守护

来源:鲁网 2025-07-14 12: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依托湖北省科技援藏“十四五”重点项目,7 月 8 日清晨,藏东高原的薄雾还未散尽,长江大学长雅医支队已奔赴加查县拉绥乡的盘山公路。车厢内,队员们正仔细清点义诊物资 —— 血压计、血糖仪、藏汉双语健康手册,还有那台曾在雪域创造过 "15 分钟检测奇迹" 的真菌 AI 镜检设备。这是这支医疗队第三年奔赴巧巴村,用青春脚步丈量藏区健康守护的 "最后一公里"。

晒场边的诊室:麦香里飘出问诊声

上午,医疗队在巧巴村晒场边搭建起临时诊室,很快便迎来了陆续赶来的村民。不少村民身上还沾着麦屑,见到队员们热情问候,一位老阿妈笑着说:“娃娃们又从湖北飞来啦!” 藏族队员旦增云旦在登记时,特意询问了扎西老人的膝盖情况,延续着去年的健康关注。

指尖上的技术:从 AI 镜检到云端问诊

此次义诊,团队带来了 2024 年已在藏区应用的真菌 AI 镜检系统,以及今年新开发的真菌智能识别 APP。22 岁的村民扎西通过 APP 完成了皮肤病远程AI问诊,他表示:“不用再坐两个小时车去县城,很方便。” 该系统和 APP 有效提升了藏区真菌疾病诊疗效率,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便利。

心贴心的守护:跨越海拔的健康约定

血压袖带在藏民手臂上鼓起,“128/80mmHg”队员竖起的大拇指是对村民健康的无声肯定;血糖仪吸收血珠,“血糖5.5mmol/L,雅布度(很好)”;艾灸青烟在村民疼痛部位上飘起;按摩区的两双手在藏袍上起舞,老伯抖动的肩膀是对队员们最大认可。

正午的太阳高悬在巧巴村上空,赵老师根据问诊信息,递出治疗药物。索朗阿妈接过精心标注着藏汉双语说明的药品,嘴里不断说着“托吉切”(谢谢)。这是义诊活动的最后一环,但不是健康守护的终点站。

暮色中的健康清单:53 份守护的温暖回响

两三个小时的辛勤付出,53份健康守护化作村民怀中的药袋。踏上回程大巴,再望巧巴村,老人们正在翻看藏汉双译的健康手册,几个青年人相互使用刚发的艾灸条。把健康理念种进藏族同胞的心中,来年定能收获更多笑脸。(马骐 王艳丽 旦增云旦 李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