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西夏陵:千年见证 文明交融”主题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

“世遗西夏陵:千年见证 文明交融”主题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 2025-07-14 11: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22时23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这也是宁夏、银川第1项世界遗产。

为全方位展现西夏陵深厚文化底蕴和申遗成功丰硕成果,7月12日起,银川将以“世遗西夏陵:千年见证 文明交融”为主题,开展“1+N”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即1场主场活动+N场系列活动),通过成果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凝聚起共同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强烈思想共识,为加快建设“双示范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活动热闹非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7月12日上午9时30分时,作为“1+N”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主场活动的“世遗西夏陵:千年见证 文明交融”主题活动在西夏陵景区成功举办拉开帷幕,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银川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西夏区人民政府协办。

西夏陵博物馆前,西夏陵申遗宣传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西夏陵静卧在贺兰山脚下的雄伟壮观,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宣布西夏陵申遗成功纪实片段让大家一起重温了激动人心的纪念瞬间。西夏陵申遗的成功,标志着银川,乃至宁夏,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作为一名银川市民,我为西夏陵申遗成功而感到由衷地兴奋,也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这是在我们家门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定会好好珍惜爱护它!”现场观众王女士说。

在申遗专家访谈环节,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建录,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蕤,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马建军等权威专家为市民群众深入解读,讲述了西夏陵作为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特殊见证的魅力故事。活动现场,参与申遗工作的市民群众代表们收到了《公众参与西夏陵申遗纪念证书》,并积极进行现场互动。

7月12日上午,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我是文化遗产守护者”文明实践、“童绘西夏·共画未来”百米长卷彩绘和“探索西夏陵·开启时空对话”研学活动,展现了广大青少年群体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并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实践。7月12日傍晚,“光映古今”专场光影秀、“朔方文脉·丝路遗珍”专场文艺演出、“鎏金岁月·陵阙飞歌”广场街区音乐会在城市广场和文化街区举办,市民群众以文化文艺、现代科技等形式,表达对西夏陵申遗成功的喜悦,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也激发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西夏陵的无限热情。

据悉,相关活动将持续至8月中旬,还将陆续推出“世界文化遗产·银川来啦”西夏陵申遗成果展、“览山日落·共享非遗之美”2025年银川市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成果展等系列活动。

“我们这次筹备策划的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能够显著提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有效激发全民自觉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热情,凝聚起社会各界支持申遗、守护世遗的共识和力量,让西夏陵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得到广泛传播。”银川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西夏陵申遗成功只是起点,未来,银川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守护、传承、活化利用这一宝贵遗产,切实推动文化遗产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并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助力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守护世界遗产根脉

2011年11月,西夏陵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

2012年,西夏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西夏陵被列入ICOMOS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4年1月,西夏陵被正式列为中国2025年申遗项目。

2025年7月,西夏陵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交融的密码,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夏陵申遗历时14年,但研究保护历时53年,经历了无数人的艰辛探索,从小范围、局部谨慎探索试验,到不断总结反思与迭代进步,西夏陵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科学有效保护。“夯土建筑保护是世界性难题,本着最小干预原则,直到2000年国内技术相对成熟时,我们才与敦煌研究院开展合作,从本体加固和提高夯土表面抗风化能力两方面入手,探索适宜西夏陵的保护方法。”西夏陵区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在西夏陵的保护管理方面,银川市组建起了一支不同专业背景构成的160余人的专业队伍,构建起了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三级法规保障体系,实施《西夏陵保护规划》《西夏陵区文物保护管理办法》《银川市西夏陵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西夏陵遗产的法治化保护道路。

建成西夏陵监测中心,建立完备的遗产监测系统,对遗产保存与保护、影响因素、管理保障、利用与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测。精心构建以“博物馆+遗址现场展示”为核心的西夏陵遗产价值阐释体系,《西夏陵文化遗产价值展》荣获2025年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西夏陵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打造全国五十强研学线路“访文物,知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多年来,银川市致力于不断加强西夏陵的保护管理,逐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法规体系、资金保障、档案管理、游客服务,持续加大遗产监测、价值阐释、公众参与、对外交流、学术研究、文旅融合等方面工作,构筑起了多层次、宽角度的科学保护管理体系。

助力文旅发展,高质量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西夏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为银川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提供了丰富文化滋养,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夏陵申遗将极大地提高银川乃至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将极大提升银川城市国际化水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将为我们产业发展尤其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带来绝佳契机。”银川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塞上风光秀美,四季宜居宜游,被誉为“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2024年7月,银川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主动扛牢发展大旗,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聚力加快建设“双示范市”。

西夏陵坐落于贺兰山脚下,其所蕴含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经济相依等故事,能够让市民群众在文化和旅游体验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将助力于在国际舞台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西夏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独有的价值内涵,我们预估申遗成功后景区游客瞬时激增情况,研究制定了应急分流疏散预案,并模拟开展了日均最大承载量售票、导服、交通保障等压力测试,进一步夯实保障能力,增强游客体验,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游客参观西夏陵。”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强首府的重要要求。我们将立足国际标准完善规划,拓宽国际化的视野,对接国际化的标准,拥抱国际化的市场,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找准谋定旅游发展定位,以更高质量的规划,推动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银川市委主要领导表示。银川也将把握西夏陵成功申遗契机,强化要素支撑育强产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多措并举完善提升旅游要素整体水平,以国际化品质、特色化品位、大众化价格,让广大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张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